科創板打新基金紛紛閉門謝客 330只已限購
摘要:事實上,由于科創板開板以來走勢強勁,科創板打新基金業績亮眼,獲配新股占比較高的基金凈值快速增長,不少基金引發投資者凈申購,規模迅速攀升。
科創板打新基金賺錢效應持續發酵,相關基金吸引大量資金凈申購。不過,洶涌而來的資金卻被一些基金拒之門外。最近幾日,已有約330只獲配科創板新股的中小規模基金公告暫停申購或大額申購,以避免新增資金稀釋投資收益。
兩成科創打新基金限購
7月31日,融通滬港深智慧生活基金發布公告稱,為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暫停接受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定期定額投資、轉換轉入金額超過100萬元的申請。
昨日發布暫停大額申購公告的還有國泰央企改革、富國價值驅動A、交銀周期回報A等4只基金,這些基金限購額度多則600萬元,少則1萬元。
公開數據顯示,發布限購公告的基金二季度規模多在1.8億~3.2億之間,近期獲配新股使這些基金在科創板開市后凈值實現了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目前實施暫停申購或暫停大額申購的537只偏股基金中,有330只基金獲配了科創板新股(A、C份額合并計算),占參與科創板打新的基金總數的20.68%,這些基金上周平均收益率高達3.55%,其中近七成的規模低于5億元。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場總監表示,一般而言,基金實施限購主要有兩類情況:一是基金近期分紅,需要控制規模,以便確認基金份額,同時規避大資金免稅套利;另一種情況是產品業績表現較好,申購量較大,限購可以避免基金規模增長過快稀釋收益。“從上周一的打新收益排名看,規模1億元出頭的基金收益率最高,這類基金紛紛實施限購,可能是為了保持最優規模去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防止大額申購攤薄收益
事實上,由于科創板開板以來走勢強勁,科創板打新基金業績亮眼,獲配新股占比較高的基金凈值快速增長,不少基金引發投資者凈申購,規模迅速攀升。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通過限購避免增量資金攤薄投資者收益,甚至影響基金長期業績,近期很多基金公司都在為此而忙碌。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基金副總經理表示,公司旗下一只1.2億元規模的偏股基金參與了科創板打新,上周科創板開市表現較好,加之持股底倉收益不錯,該基金單周收益率超過6%。在賺錢效應下,基金得到了資金的凈申購,上周已發布暫停1000元以上申購的公告,正是為了避免增量資金進來攤薄現有基金持有人的收益。
北京一家“老十家”公募基金經理也分析,科創板打新如火如荼,新股會公示基金參與申報和中簽情況,中簽率高、獲配金額較多的基金自然會引發投資者的申購,也會導致一定程度攤薄打新的投資收益。限購就是為了保護存量持有人利益,并有利于基金更好做好投資,做好流動性安排。
不過,除了持有人收益的考慮外,也有基金管理人認為,對于中小公司而言,通過打新提升整體權益基金的業績表現,也是基金公司投研團隊的重要考慮因素。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副總經理表示,基金業績是中小公司實現逆襲的重要途徑,他所在公司的目標是權益基金年度業績排名進入前1/2,三年內總體業績進入前1/4。為了打造持續、穩定的投資業績,就需要犧牲短期基金規模的誘惑,避免基金的大額申購對投資的影響。
這位高管舉例稱,比如公司有一只1.5個億的科創板打新基金,目前持股倉位是8成,打新收益加上持有優質個股,基金業績可以很快做起來。如果現在進來了1.5個億新增資金,倉位變成了40%,打新收益貢獻率減半,對基金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北京一家券商系公募高管也分析,從基金公司規模和業績的關系看,兩者是階梯形攀升的關系。如果貪圖過快的規模增長,業績反而會越來越難做起來。“隨著基金業績越來越好,基金規模會逐漸上升到新的體量。在這個體量把業績繼續做好,規模還會繼續放大。但不能在業績較好時候進來太多資金,基金規模擴大,而市場表現卻越來越平庸,從長期來看,快速做大規模反而難以體現公司的主動管理能力。” (李樹超)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