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瀉還頭疼“冰箱病”作怪
摘要:炎炎夏季如何預防“冰箱病” 放置一段時間從冰箱里取出的食物,如冷飲、冷食等,宜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再食用。食品分區擺放冰箱內的食品擺放應分區分類,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食物不宜塞滿冰箱內食物不要放得太滿,要留一些空隙,以保證食物內部達到理想溫度。
在高溫炙烤和悶熱桑拿的天氣模式煎熬下,從冰箱取出的冷飲、水果、冰激凌以及各種需要低溫保鮮的食品,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你的腸胃也可能付出代價。你可知道,兩大不怕冷的致病菌或許就潛伏在你的冰箱里,再加上貪食冷飲,小心“冰箱病”找上門。
冰箱食物食用不當易致病
北京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的王麗麗介紹,“冰箱病”是指人以不適當的方式食用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后出現的腹痛、腹瀉、嘔吐等腸胃道不良反應。
“冰箱病”為什么會找上你?其原因一方面是,冰箱里取出的食品溫度與人體溫度相差較大,若快速進食,可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導致生理功能失調,誘發頭痛、上腹陣發性絞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另一方面,很多人習慣認為冰箱就是“保險箱”,無論是生、熟食品,只要放入冰箱就不會變質。專家表示,這是錯誤的。其實,冰箱內存活著種類豐富的微生物,使冰箱中存放的食品成為重要污染源,如果沒有正確食用就可能導致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四種“冰箱病”要注意
“冰箱頭痛”你知道嗎?陜西省寶雞市營養學會國家一級營養師王亮介紹,如果立即進食剛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食品,將明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頭部血管痙攣,產生頭暈、頭痛、惡心等癥狀。
此外,冰箱如果不經常清洗,冷凍機的排氣口和蒸發器很容易繁殖真菌,過敏性體質者或兒童吸入這種帶菌的空氣后,很容易出現咳嗽、胸痛、寒戰、發熱、胸悶、氣喘等癥狀,臨床稱為“冰箱肺炎”。
冰箱胃炎和冰箱腸炎也比較常見,特別容易在中老年人和小孩身上出現。短時間大量攝入冰箱內的冷藏或冷凍食物,胃腸在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后,會誘發上腹陣發性絞痛、腹瀉、嘔吐等癥狀。
兩大抗凍致病菌潛伏
冰箱冷藏室的溫度一般為2~8℃,有些抗凍的嗜冷菌生長活躍。常見的可以引起疾病的嗜冷菌有李斯特菌和耶爾森菌。
李斯特菌若不小心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健康人可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關節痛等癥狀,大多2~3天病情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抗生素治療。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科住院醫師馬士程特別提醒,如果家中有老人、孕婦、長期使用激素、腫瘤、器官移植后、糖尿病、終末期腎病、肝病等免疫功能受損的人,李斯特菌的感染導致的后果可能非常嚴重。
耶爾森菌它污染食品后,如果食用前沒有加熱或清洗干凈,易引起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瀉、腸炎等。重者可引起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的并發癥。大部分耶爾森菌感染不需要治療,若病情嚴重或免疫力下降,需使用抗生素治療。
炎炎夏季如何預防“冰箱病”
放置一段時間從冰箱里取出的食物,如冷飲、冷食等,宜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再食用。對于能加熱的食物,應徹底煮熟后再食用。
免疫力低下人群少食生冷兒童、孕婦、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脾胃虛弱、消化能力較差的人尤其要注意。
夏季每周清理冰箱冰箱應定期清理、除菌,夏季建議每周一次。正確的流程是斷電、清空、用小蘇打或洗潔精徹底清洗冰箱內部并風干。
食品分區擺放冰箱內的食品擺放應分區分類,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可用塑料袋、保鮮膜或保鮮盒封裝。
食物不宜塞滿冰箱內食物不要放得太滿,要留一些空隙,以保證食物內部達到理想溫度。
(摘自《華商報》)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