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公租房小區今日啟用“刷臉”進門
摘要: 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后,快遞和外賣等工作人員是否還能進出小區?
吳嬌穎
原標題:兩個公租房小區今日啟用“刷臉”進門
北京公租房住戶今后將可以“刷臉”進門。記者從北京市保障房建設投資中心獲悉,北京已有59個投入運營的公租房項目完成人臉識別系統全覆蓋,至今日,首批13個公租房小區的人臉識別設備陸續啟用。至10月底,59個公租房小區將全部可以“刷臉”進出。
保障房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公租房安裝人臉識別設備,將更好地保障公租房依法合規使用,加強對公租房轉租轉借行為的監督管理和查處;同時嚴格控制進出小區的閑雜人等,為住戶安全提供保障。
新京報訊 記者從北京市保障房建設投資中心獲悉,除個別不具備安裝條件的項目外,北京59個投入運營的公租房項目,已完成人臉識別系統全覆蓋,至今日,首批13個公租房小區的人臉識別設備陸續啟用。至10月底,59個公租房小區將全部可以“刷臉”進出。
首批13個公租房小區“刷臉”系統陸續啟用
17日下午,記者在市保障房建設投資中心的監控后臺看到,在已啟用人臉識別系統的閱園四區公租房小區,進出的住戶只需對著安裝在小區門口的人臉識別設備刷一下臉,閘門就會自動打開。
閱園四區位于豐臺區梅市口東路和岳各莊東路交叉口,共有760套公租房,2017年春配租入住,入住率超過99%。2018年11月,閱園四區正式啟用人臉識別系統,是北京首個啟用人臉識別系統的公租房小區。
7月15日起,京鐵和園、常營家園、管莊北二里、盛達嘉園、天成家園、亦莊新城、瑞灣家園、熙悅尚郡家園(高井)、熙悅誠郡、紫南華苑10個公租房小區,也陸續用上人臉識別系統。有2個公租房小區今日啟用人臉識別系統。
識別系統分為三種類型
據北京保障房建設投資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單振宇介紹,本月起,59個已投入運營的公租房項目將分三批陸續啟用人臉識別,首批13個公租房項目陸續完成“上線”,第二批23個項目計劃8月底前啟用,至10月底,59個公租房小區都將啟用人臉識別系統。
按照是否為獨立管理的公租房社區,人臉識別系統分為三種類型:獨立管理的公租房小區在出入口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通過身份驗證和現場工作人員的管理,防止尾隨進入社區;非獨立管理的公租房社區則在單元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與原有對講門禁系統集成,確保公租房住戶可以便捷地出入;此外,對于在同一單元內不能獨立管理的房源,會采用指紋鎖設備進行管理。據悉,到目前為止,三種類型的識別系統都已在公租房小區中應用。
焦點1
系統可設置提醒,對重點人群特別關注
據介紹,人臉識別系統基于大數據應用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將對進入小區的人員與已采集的租戶人臉特征信息進行比對,以判斷和分析進出人員是否為正常住戶以及同住人員。通過與小區或者單元樓門禁的結合,人臉識別系統可實現每個出入人員都有跡可循。
“公租房是嚴禁轉租轉借的。”北京保障房中心公租房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時芝兵說,公租房安裝人臉識別設備,將更好地保障公租房依法合規使用,加強對公租房轉租轉借行為的監督管理和查處。同時可以嚴格控制進出小區的閑雜人等,為住戶安全提供保障。
時芝兵介紹,通過人臉識別系統的后臺數據分析功能,還可以記錄租戶日常行為習慣,更好地為租戶提供延伸服務,“比如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對一些老齡租戶重點關注,有些獨居老人如果有一段時間沒有出入記錄,信息中心會將該項數據反饋至公租房項目管理處,項目管理處工作人員隨即進行入戶調查,確保其起居安全,有需要可以及時提供幫助。”
據介紹,人臉識別系統還可根據日常管理需求和各小區的特點,設置提醒規則。記者在系統后臺看到,可以設置的提醒包括欠租、跟隨、久未出現、重點租戶、特殊關注、陌生人、外來車輛等幾類,每類提醒還可下設具體情況,如重點租戶提醒可以設置房屋質量問題、租戶違規搭建、改變房屋結構等情況。“發生提醒規則中設置的情況,系統會在后臺進行窗口彈出或者閃爍,反饋給管理人員進行處理。”
焦點2
固定“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可申請錄入
單振宇介紹,截至目前,北京59個投入運營的公租房項目已完成人臉識別全覆蓋,包括主申請人和同住人在內超13萬條面部信息采集完畢,“已辦理入住的租戶全部完成采集,少量后登記的同住人,后續也會陸續完成采集。”
如何保證系統采集和錄入的個人信息安全不泄露?單振宇表示,在人臉識別系統前端,也就是位于各小區門口的設備上,“刷臉”時只會出現對應的面部圖像和個人編號,不會出現其他身份信息,確保住戶個人信息安全。此外,為了保證系統采集到的數據安全,所有信息只會保存在中心機房,并通過專線進行加密傳輸,“即使前端設備被破壞,也不會讓姓名、住址等關鍵信息曝光。”
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后,快遞和外賣等工作人員是否還能進出小區?單振宇表示,固定服務于某一個片區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等工作人員,可通過提供其個人和所屬企業的相關信息材料,申請面部信息錄入,方便對小區住戶的日常服務,“但如果相關服務人員發生變動,變更后也必須來重新錄入。”對于親友等訪客,可通過刷身份證等方式登記身份信息進入小區。
據悉,保障房中心公租房運營管理中心將加強人臉識別系統的后期運行管理,在提高技防的同時,提高人防的警惕性。此外,人臉識別設備自身具有一定時間內的錄像功能,針對惡意損毀等行為,會留下現場證據,以備事后進行查處。
■ 背景
公租房監管加入“技防”
去年底,北京市住建委曾就進一步加強公共租賃住房轉租轉借行為監督管理發布通知。其中明確提到,公租房產權單位應盡快實現使用監督管理方式由“人防”向“人防”+“技防”轉變。
具體來說,納入北京保障房建設計劃的公租房項目應全面采用人臉識別、智能門鎖等技術,強化人臉識別等技術措施與門禁相結合,實現非承租家庭成員不得隨意進入樓棟單元門。在確保技術安全可靠基礎上,公租房產權單位可試行智能門鎖等技術管控到戶門。
通知明確,自發布之日起,新納入保障房建設計劃的公租房項目應當安裝技防設備,設備采購、安裝等所增成本可計入建設成本;在建項目須于竣工前完成安裝,所增成本可計入建設成本;已竣工項目未達到上述要求的,須于2019年7月1日前完成改建,改建及運營成本可納入項目運營管理成本。
此外,通知從進一步落實產權單位管理責任、強化管理部門監管職責、加大督導和聯合懲戒力度、嚴打中介機構和網絡平臺違規行為、完善責任追究機制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建立完善公租房使用監管的長效機制。
按照“誰持有、誰管理”的原則,產權單位發現承租家庭涉嫌存在轉租、轉借行為的,應主動詢問并進行核查,經查實確有轉租、轉借行為的,要及時解除合同,收回房屋,并在15日內報告處理結果。
區住房城鄉建設(房管)部門在收到報送的違規家庭材料后,應進行調查核實。經調查屬實的,5年內不允許該家庭申請公租房(含市場租房補貼)及共有產權住房。
同時要加快建立完善各部門間信用信息共享制度,有關轉租、轉借等違法違規使用公租房的信息,按照國家及本市相關規定移送相關部門和單位,對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