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說中國經濟外部再平衡取得進展
摘要:IMF當天發(fā)布的報告還顯示,全球經常賬戶差額占全球GDP的比重已從2007年的約6%降至2018年的約3%,其中經常賬戶順差過大的主要是歐元區(qū)經濟體和韓國、新加坡等亞洲經濟體,經常賬戶逆差過大的主要有美國、英國、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亞等。
新華社華盛頓7月17日電(記者高攀 熊茂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7日表示,2018年中國外部頭寸基本符合中期經濟基本面,中國經濟外部再平衡繼續(xù)取得進展。
IMF當天發(fā)布《2019外部風險報告》說,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已從2007年的約10%大幅降至2018年的0.4%,中國外部頭寸已基本符合中期經濟基本面,表明中國經濟增長不再依賴出口拉動,而轉向內需驅動。
報告說,2007年以來中國經常賬戶順差持續(xù)大幅下降,是主要發(fā)達經濟體需求疲軟、中國制造業(yè)技術升級、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服務貿易逆差擴大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反映出中國經濟再平衡取得顯著進展。
隨著中國經濟再平衡繼續(xù)推進,IMF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將進一步下降。IMF表示,2018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經濟基本面保持一致,從全年看跨境資本流動為小幅凈流入。
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當天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IMF期待中國繼續(xù)依靠國內消費驅動經濟增長,減少信貸依賴,并鼓勵私營部門更多參與到經濟當中。她呼吁擁有經常賬戶順差和逆差的經濟體共同努力解決全球失衡問題,重振國際貿易,避免采取扭曲的貿易政策措施。
IMF當天發(fā)布的報告還顯示,全球經常賬戶差額占全球GDP的比重已從2007年的約6%降至2018年的約3%,其中經常賬戶順差過大的主要是歐元區(qū)經濟體和韓國、新加坡等亞洲經濟體,經常賬戶逆差過大的主要有美國、英國、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亞等。
IMF自2012年開始每年發(fā)布《外部風險報告》,對美國、中國、德國、日本等全球29個主要經濟體和歐元區(qū)整體的外部失衡情況及匯率進行分析評估。
責任編輯:吳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
是否強制 如何購買 誰來監(jiān)管 權威部門回應個人養(yǎng)老金焦點問題
-
權威部門回應個人養(yǎng)老金焦點問題 如何購買?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推動個人養(yǎng)老金發(fā)展的意見》繳費個人承擔每年繳納上限為1.2萬元
-
銀行下調個人線上交易限額?多家銀行這樣回應
-
《2021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發(fā)布 國際收支延續(xù)基本平衡格局
-
初步統(tǒng)計:2021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3157億美元
-
2021年我國外匯收支穩(wěn)定 銀行結售匯呈現(xiàn)“雙順差”
-
近憂遠慮仍存 復蘇之路難平 ——2022年世界經濟形勢展望
-
經風歷雨勇向前——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看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
-
驛城區(qū)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快準狠?申請人權益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