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村婦女和第一塊國產芯片的傳奇故事
摘要:去年,全國上下對自主可控芯片的認識進一步統一。作為目前國內最成熟的國產芯片之一,龍芯獲得了來自政府的重要訂單。今年,夢蘭龍芯產業化基地正在為新款龍芯量產作準備,力爭將整條產業鏈實現自主化。
錢月寶(中)與“龍芯”主要研發人員張福新(左一)、吳少剛(右一)談論“龍芯”新產品研發方案。
錢月寶與“龍芯”產業化基地研發人員在一起試用最新研發出的“龍芯”自主可控計算機。 圖片均由受訪者供圖
錢月寶今年70歲,個頭不高,按她自己的話說,已經到了“越縮越小”的年紀,但是她的手指依然細長。
這是一雙長滿了老繭的手,8歲那年起就開始繡花補貼家用,別人一天繡80根線,她能繡100根。
靠著這雙巧手,錢月寶一針一線地織出了夢蘭這家中國紡織行業百強、中國家紡行業十強企業。
也是這雙手,竟在知天命的年紀改行去做一件一般人摸都沒摸到過的東西——芯片。
“做家紡的怎么能做芯片產業?”
“她一個農村婦女,50多歲了才第一次碰電腦,當她告訴我要做龍芯時,我覺得她瘋了。”錢月寶的大女兒錢玨紅說。
連家人都反對,更不用提來自社會各界的質疑。
43歲的張福新是當年中科大少年班的尖子生。還是學生的他就參與了我國第一塊國產芯片——龍芯的研發。29歲那年,他因為貢獻突出被破格評為副研究員,對龍芯的產業化充滿激情。但他萬萬沒想到,從實驗室向產品的“關鍵一跳”,院里不但沒有交給“國家隊”,反而交給一家八竿子都打不著的民營家紡企業。“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怎么可能’!”張福新說。
不瘋不成魔。能讓錢月寶放下捏了半輩子的繡花針,這塊龍芯,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作為一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芯”,龍芯具備微數據處理能力和拓展能力。如果把芯片比作一臺汽車,微數據處理能力決定了這臺汽車的駕駛性能,拓展能力則決定了未來這臺汽車能不能進一步改造升級。正是這一獨特的優勢,讓龍芯至今都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可以實現自主可控的國產芯片。
“我們這代人多少有些報國情懷。”錢月寶慢慢地搓著手,略帶回憶地說,“那時候我和中科院合作,原本只是想吸引人才支持企業發展,結果很多科學家跟我講,國家正缺芯片,龍芯產業化缺合作方。于是我就想,夢蘭有今天全靠國家支持,我應該幫助國家解難。”
就是這么一個簡單樸素的想法,沒有概念包裝,也沒有過多解釋。
億萬次穿針引線練出來的韌勁,早就讓錢月寶對認準的事堅持到底。在一片“農村婦女做IT”“家紡企業做芯片”的嘲笑和質疑中,她從市跑到省再到北京,四處奔走尋覓支持,盡其所能籌備場地、購買設備、引入團隊,她還用自己細膩的心思為遠道而來的專家們裝修住處,添置家什。這份執著和真誠感染了很多人,讓不少心存疑慮者轉變態度。
“我第一次見錢董,她給我展示的不是紙面上的規劃,而是已經在推進中的項目,這份真誠和效率讓我非常吃驚。”張福新說,“她的精神和人格魅力讓我相信,龍芯的產業化大有可為。”
2004年,夢蘭與中科院正式簽約,在常熟建立夢蘭“龍芯”產業化基地,合作推動“龍芯”項目的發展。
十多年間,龍芯產業化之路幾近夭折
在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4年。不少企業為了掙“快錢”涌向一個個風口,很少有人會在一個看不到盈利的項目上長久駐足。然而在夢蘭龍芯產業化基地,這個擁有著國內領先的通用CPU技術的地方,卻嗅不到一絲躁動的氣息。
時間撥回到2004年的簽約儀式。那天,中科院計算所李國杰院士就給錢月寶潑了一盆冷水:“龍芯得慢慢來。開始的時候不能靠這個養活職工,要用家紡賺來的錢養活研發人員。”對這個“虧本”項目所面臨的風險,錢月寶心中當然知曉,但她還是毫不猶豫地簽了約,因為她懂得“國家戰略”這四個字的意義。
李教授的話一語成讖。在那個追逐高速增長的年代里,龍芯的產業化之難,遠遠超過了當初的想象。十多年間,龍芯產業化之路幾近夭折,但每一次又都涉險過關。
如今已經是龍芯重要骨干的吳少剛在談及這段經歷時感慨頗深。“很長一段時間,很多專家認為芯片‘造的不如買的,買的不如租的’。最難的時候,我們研發經費要不到,產品賣不出去,一度陷入絕境。即便如此,集團的資源也始終向我們傾斜,錢董自己還身先士卒,四處奔走幫我們尋找支持。”吳少剛說。
承諾不難,難在始終信守承諾,更難在這種信守有時要不計生死。
2006年,在第一代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龍芯電腦問世并即將產業化的關鍵階段,夢蘭擔保的一家不銹鋼企業突然倒閉,錢月寶以極大的勇氣和擔當承擔下這筆近4億元的債務,稍有不慎,不只是幾十年心血付諸東流,更會影響到兩千多名職工的生活。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她依然堅持為龍芯輸血。15年來,夢蘭先后投入2億元支持龍芯發展。盡管與市場上動輒巨資的項目相比有些少,但這卻是夢蘭從牙縫里擠出來的全部。
科學家的執著與錢月寶的真誠就這么發生了化學反應。
那么多年來,“龍芯”骨干多次拒絕高薪誘惑,始終奮斗在國產自主芯片研發的第一線,保證了核心技術路線的延續性。龍芯也不辱使命,從家用電腦到大型服務器,從石油鉆探鉆頭到翱翔太空的北斗衛星,越來越多的龍芯上天入地,為國家的信息安全提供重要支撐。
在龍芯電腦展廳,記者看到了龍芯系列的最新產品。一排跳動“龍芯”的臺式電腦運行流暢,不論是看視頻、看網頁都和市場上主流電腦無異。唯有操作界面左下角的那個菜單按鈕變為了一條紅色的龍,暗示著它的身份。
“這個最新款龍芯的性能在同主頻的情況下與市場上主流芯片相當。現在最缺的是應用,只要用的人多起來,我們就能不斷改進,讓龍芯越來越好。”吳少剛說。
抱誠守真終迎曙光。去年,全國上下對自主可控芯片的認識進一步統一。作為目前國內最成熟的國產芯片之一,龍芯獲得了來自政府的重要訂單。今年,夢蘭龍芯產業化基地正在為新款龍芯量產作準備,力爭將整條產業鏈實現自主化。
走進夢蘭的會客廳,作為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一張張在全國兩會期間與國家領導人合影的照片掛滿墻頭。錢月寶說,這里是她的“加油站”,每當快挺不住了,她就會在這里坐一坐,看一看。“夢蘭做龍芯以來,得到了多位國家領導的關心,做不好龍芯,我愧對領導囑托。”
“不做龍芯,會是怎樣?”
用主業養副業不少見,但在夢蘭,“繡花針”不僅僅要撐起龍芯,還要撐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不做龍芯,家紡業務應該已經上市,老錢也不會那么累。”夢蘭集團工會主席沈惠英如此回答記者。
作為40多年前跟隨錢月寶創業的“八姐妹”之一,沈惠英一直是錢月寶的左膀右臂,對她的這份執著有著自己的理解。“老錢是個苦出身,16歲就沒了爸爸。沒能盡孝是她的心病。所以做家紡做龍芯,她都是想讓別人過得好,結果越是做得多,擔子就越大越放不下。”
從1972年8個人、8根繡花針、幾臺繡花機、2萬元貸款干到如今擁有2000多位員工,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集團,夢蘭品牌也有了很好的市場和聲譽,發展起來的夢蘭逐漸承載了全村人的希望。
1997年,夢蘭第一次企業轉制,錢月寶堅持為村里留下30%股份。在2001年的第二輪轉制過程中,她再次頂住壓力,靠著企業發展幫助夢蘭村集體擁有的股份價值從615萬元升值到2003萬元。與此同時,夢蘭累計投入1億多元讓全村村民住進花園別墅,平均每戶村民承擔的費用僅為4萬元。
如今夢蘭村的村民人均年收入4.38萬元,是常熟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倍,勞動力就業率和社會保險參保率均達到100%,過上了“人人有活干、戶戶是股東、年年有分紅”的幸福生活。
除了帶動一村人致富,錢月寶也熱心于公益事業。幾十年來,她個人和集團捐款捐物達2億多元,先后資助了千名失學兒童,成為不少孩子們心中的“夢蘭媽媽”……
滿腦子都是他人的錢月寶,不得不把最親的人“放在腦后”。
“不做龍芯,她應該會分更多的時間陪家里人。”錢玨紅說。
錢玨紅還記得,在她小時候,每當看到鄰居一家其樂融融吃晚飯時就非常羨慕。因為她的父母工作時間不固定,要么來得很晚,要么就分開吃。特別是做龍芯以來,自知知識欠缺的母親將本就稀少的在家時間多用來鉆研電腦,更少過問自己和弟弟的情況。
對于錢月寶來說,忘我付出的背后,有時是身不由己。
2007年,錢月寶的愛人言穆勝被查出身患重病。直到愛人去世那天上午,她還在忙著處理向上級匯報龍芯電腦的最新進展,協調與高校共同開發新電腦應用教材等事宜。直到下午稍閑下來的時候才發現,靜音的手機里有一長排未接來電……
“我沒想到做龍芯那么苦,但如果不做,我會后悔一輩子。”錢月寶認真地說,“當初選擇做龍芯,我就是看好它有能力讓更多的人用上自己國家產的電腦,如今這個夢依舊遙遠,但我們正在靠攏。”
去年,夢蘭受全國范圍內的“去杠桿”等因素影響,部分授信突然被取消,流動資金出現了困難,另一頭,最新型號的龍芯已研制成功,等待量產。古稀之年的錢月寶再次挺身而出。“她白天四處奔走求助,一到晚上就獨自一人長久沉思,每每還要靠安眠藥入睡。即便如此,她也很少向身邊的人訴過苦。”沈惠英說。
因為信任所以跟隨
走進夢蘭的智能化車間,當初婦女們圍坐一團穿針引線的場景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科技感十足的立體化的生產線:一臺臺新式設備自動將原料注入被芯、床墊中,再由吊掛生產線從空中將被芯、床墊送入下個環節進行縫合,整個過程中,為數不多的工作人員主要負責質量抽查。
“這套我們自己研發的生產線整合了梳棉、絎縫、包邊、檢驗、檢針等環節,能節約80%的勞動力,生產效率提高5倍以上,已經被評為‘江蘇省示范智能車間’。”夢蘭集團副總經理、智能車間項目負責人何明說。
盡管為了支持龍芯,夢蘭的家紡業務多年來未能實現大規模擴張,但不斷的技術創新還是讓這里孕育著希望。去年,夢蘭家紡業務營收超過10億元,其中過半數是出口國外賺取的外匯。
走出車間已是正午時分,一群群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從夢蘭集團的大樓里魚貫而出,他們或走向食堂,或走向不遠處洋樓。人群攢動,讓空氣里那股家常菜的味道更加誘人。
“多少次我想過放棄,但是那么多人對我的信任讓我不能停下。令人高興的是,在夢蘭村,年輕人都沒有出去,他們都是未來的希望。”錢月寶說。
“從1991年錢月寶第一次當夢蘭村書記起,每次村里選舉,她都是滿票當選,大家信任這個帶頭人。”村民錢巧林說。(記者朱程、蔡玉高、陳剛)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