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戰斗英雄鄧仕均
鄧仕均,1916年出生在四川省蒼溪縣兩河鄉友誼村五組一個佃農家庭。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1940年任晉察冀軍區第5團第1連連長。同年8月,在“百團大戰”中,鄧仕均接受搶占山西省娘子關磨河灘車站的任務。26日晚,鄧仕均帶領1連向磨河灘車站猛攻,殲敵一部。就在勝利在望的關鍵時刻,滂沱大雨傾盆而下,沙河里頓時匯成巨大山洪,截斷了1連和其他部隊的聯系。此時,從陽泉增援娘子關的日軍也已趕到,使沖過河灘與敵激戰的1連處于三面受敵一面臨水的危險境地,情況萬分危急。鄧仕均臨危不懼,帶領連隊與日寇苦戰5個多小時,打死打傷敵200余名。最后,由于敵我力量懸殊,1連彈盡糧絕,鄧仕均帶領僅剩的20來人,與敵展開白刃格斗,殺出一條血路,成功突圍。戰斗結束后,1連榮獲“血戰磨河灘英雄連”的光榮稱號,鄧仕均被授為“晉察冀邊區特等戰斗英雄”。
1943年9月,在北岳溝反“掃蕩”戰斗中,第1連奉命掩護團主力轉移,鄧仕均指揮全連連續打退日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的7次沖鋒,堅守陣地一晝夜,斃傷日軍70余人,圓滿完成掩護團主力安全轉移的任務。1944年2月,在晉察冀邊區戰斗英雄戰斗模范大會上,鄧仕均獲一等戰斗英雄獎章。1951年2月,時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87師第559團團長的鄧仕均,入朝參戰。4月,第五次戰役打響。187師奉命于5月中旬向南朝鮮軍第6師發起進攻。5月16日起,鄧仕均率領部隊先后奪取甘泉、寺洞南山3113高地、佳日里、雞谷里、盆洞、風尾山。187師全部占領北漢江與洪川江之間地域。21日,187師奉命撤往洪川江以北地區。鄧仕均率部負責掩護師主力部隊過江。江南正面的美軍第1軍以坦克為先導,分數路向北逼近,559團依托雞谷里陣地與敵激戰,連續打退敵數次進攻。22日,部隊在后撤中遭敵炮火猛烈襲擊,鄧仕均壯烈犧牲,時年35歲。從此,英雄的尸骨長眠在朝鮮洪川江南岸。
“父親犧牲時,我不到3歲,妹妹鄧菊平才5個月大,父親都沒見過她……”鄧其平有些哽咽,“當年,我們的父輩懷著一腔激情,奔赴朝鮮保家衛國。如今祖國強大了,終有一天,肯定能把更多的烈士遺骨找過來。”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