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
摘要: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 #夏天的命究竟是誰給的# 如何消暑、應對苦夏 一向是個大課題 古人說:隱伏避盛暑 避暑的上策就是減少外出 比如陶潛瀟灑蓬頭高臥于北窗 清風颯至,愜意非常 如今,古時許多悠然的消夏方式 很難與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形成交集 空調、飲料、冰西瓜 我們的消夏方式 ...
倏忽溫風至
因循小暑來
今日17時21分
迎來小暑節氣
這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
標志著盛夏登場
俗話說“小暑過,每日熱三分”
小暑正值初伏前后
空氣濕度逐漸加大
天氣由干熱轉為悶熱
“桑拿模式”即將開啟
你準備好了嗎?
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
#夏天的命究竟是誰給的#
如何消暑、應對苦夏
一向是個大課題
古人說:隱伏避盛暑
避暑的上策就是減少外出
比如陶潛瀟灑蓬頭高臥于北窗
清風颯至,愜意非常
如今,古時許多悠然的消夏方式
很難與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形成交集
空調、飲料、冰西瓜
我們的消夏方式
比古人更為簡單和“粗暴”
然而天氣悶熱
人體陽氣也處于旺盛階段
所以避暑的同時也要注意“養氣”
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
注意通風,切忌貪涼
穿些棉質衣物
維持適量運動
學會穩定情緒
保持心情舒暢
也是避免中暑的好方法
為了安然度夏
民間也產生了許多習俗
比如“頭伏吃餃子”流傳甚廣
伏日人們食欲不振
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
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一些地方也有吃三寶的習慣
黃鱔、蜜汁藕、綠豆芽
既是圖個消暑開胃
又是吃個時令新鮮
“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
小暑前后,日照時間長
不少家庭也會趁著此時的好光景
把家里的衣物、被褥拿出來晾曬
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暑熱難耐
暑天里的清涼就格外珍貴
萬瓦鱗鱗若火龍,
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
坐覺蒸炊釜甑中。
暑天究竟能有多熱
宋代的陸游這樣形容
屋上的房瓦仿佛條條火龍
坐著不動也能汗如雨下
一股蒸烤的感覺撲面而來
攜扙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
可即便是潮濕炎熱
也澆不滅生活的雅趣
風吹竹林,簌簌有致
雨打人家,滴答細語
宋代秦觀的這首《納涼》
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幅浪漫消夏圖
盛夏悄然而至
炎熱的天氣加上繁忙的工作
往往讓人心情煩躁、效率低下
試著讓自己放空一下
調整心情再出發
2019年已經走過一半
愿你如同夏日的陽光
明媚生動
精神滿滿迎接下半年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