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文化藝術發展成果綜述
摘要:依托傳奇文化推出文旅演藝節目 我市依托盤古文化、女媧文化、嫘祖文化、重陽文化、梁祝文化、西游文化等傳奇文化資源,積極推進生態山水資源與文化資源的互融共生,策劃舉辦了泌陽盤古文化旅游節、嵖岈山西游文化旅游節、老樂山九九重陽登高節、海棠文化旅游節和嫘祖故里拜祖大典等系列常...
扎根沃土綻芳華
——我市文化藝術發展成果綜述
記者王曉晶
近年來,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文旅廳的悉心指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堅持“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重點抓好現實體裁文藝作品創作,文學藝術創作工作再上臺階。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發展思路,牢牢把握文藝工作正確方向,堅持用文藝作品堅定文化自信,振奮民族精神,自覺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為標準,努力攀登文藝高峰,創作出了一批弘揚時代主旋律,彰顯中原特色、中原風格、中原氣派的作品,文學藝術創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堅持正確導向努力攀登文藝創作高峰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戲曲藝術繁榮發展,深入貫徹中央、省、市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強全市藝術創作的規劃和引導,制定出臺了全市文藝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抓好文藝精品創作,著力強化文藝創作專業隊伍建設。至目前,全市有5個戲曲創作研究機構,即市戲曲研究所以及西平縣、上蔡縣、泌陽縣、汝南縣等4個戲曲創作室,在編人員40余人。持續組織開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圍繞謳歌時代精神、廉政建設、道德模范、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主題,創作了一批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反映廉政勤政和優良家風的作品并陸續搬上舞臺,如《陳蕃》《皇家驛站》《嫂娘·大娘·親娘》《蔡桓公》《夕照鳳鳴谷》《德孝情》等。2018年,按照省文旅廳安排,我市知名編劇張毅創作完成了大型現代豫劇《樊粹庭》,劇本經過反復打磨修改,申報國家藝術基金扶持獲得成功,也列入今年省文旅廳藝術工作重點。目前,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正在做排練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力爭今年8月份搬上舞臺。組織創作和排練的脫貧攻堅主題現代豫劇作品《追夢》是“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展演活動首演劇目,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認可;創作和排練的掃黑除惡主題現代豫劇作品《法網》已于近日排練完成,近期將搬上舞臺,與觀眾見面;遂平縣創作和排練的七場現代戲《嵖岈情》作為全市唯一爭取國家藝術項目扶持資金的候選劇本,報送省文旅廳。平輿縣創作和排練的《德孝情》、上蔡縣創作和排練的《杏花寨》、正陽縣創作和排練的《春暖花開》等都參加了“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展演。
舞臺藝術送基層送戲下鄉惠百姓
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積極與省豫劇院一團進行對接,合理分解安排演出任務,至目前,省歌舞團已完成演出50余場(全年計劃演出75場),市豫劇團完成演出210場(全年計劃演出250場),均實現了場次演出過半的工作任務。為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今年的“舞臺藝術送基層”惠民演出活動有一半都安排在貧困村,特別是5月28日,該局特邀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第二十八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獲得者、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金不換先生和我市部分豫劇名家來到遂平縣和興鎮大牛村聯袂演出,為村民奉獻了豐盛的文化大餐,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增強了他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另外,河南李樹建藝術戲曲中心工作站在我市(樊粹庭故里)掛牌成立,樊粹庭豫劇團正在籌建;組織演員于2019年春節、元宵節期間在市區天中廣場、世紀廣場開展了戲曲廣場周活動,演出了傳統戲曲《穆桂英掛帥》《三娘教子》《清風亭》等,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增添了節日氣氛,受到市民歡迎。
同時,該局在全市積極開展新創作文藝作品征集活動,每年征集作品300余件,其中大劇本50余件。該局還通過舉辦優秀劇本推介會、專家座談會等,將好的劇本推薦給劇團排演,把更多的優秀作品搬上舞臺。此外,該局每年還組織召開全市戲曲工作暨編劇人才培訓會議,聘請省內知名專家圍繞戲曲創作形式、人物塑造以及戲曲矛盾構思等進行講解,發現和培養了一批基層文藝骨干。
強化品牌意識打造精品劇目
我市以文藝精品創作為抓手,著力打造文化品牌,推出了一系列地域特色濃厚、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藝作品。2014年,結合黨風廉政建設,組織創作了新編歷史劇《陳蕃》。十年磨一戲,為了將《陳蕃》打造成藝術精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數次邀請國內、省內知名專家,對劇本進行把脈問診,征求專家意見建議,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認真修改、反復打磨。在第十三屆河南省戲劇大賽上,《陳蕃》榮獲文華大獎。2015年5月,受中國劇協之邀,我市赴北京長安大劇院連演三場該劇。同年12月,又赴蘇州參加第十四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展演。2015年,《陳蕃》成功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扶持項目。2017年4月,《陳蕃》榮獲河南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6年,在市委政法委的支持和協調下,該局創作和排練了反映基層司法調解工作的現代戲《桃花村》,該劇榮獲第七屆黃河戲劇節金獎。2017年,為挖掘駐馬店深厚的歷史文化,打造駐馬店文化品牌,特邀國內著名編劇、導演、作曲等方面的名家加入主創團隊,傾力打造新編歷史劇《皇家驛站》。該劇在第十四屆河南省戲劇大賽上榮獲文華大獎,并囊括文華導演、劇作、舞美、表演等單項獎。現代戲《嫂娘·大娘·親娘》獲文華大獎以及多個單項獎,新編歷史劇《蔡桓公》、現代戲《春桃》獲文華優秀劇目獎,為我市贏得了榮譽。2018年底,豫劇《陳蕃》《皇家驛站》又獲得河南省第六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今年5月份,豫劇《皇家驛站》獲得第十二屆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依托傳奇文化推出文旅演藝節目
我市依托盤古文化、女媧文化、嫘祖文化、重陽文化、梁祝文化、西游文化等傳奇文化資源,積極推進生態山水資源與文化資源的互融共生,策劃舉辦了泌陽盤古文化旅游節、嵖岈山西游文化旅游節、老樂山九九重陽登高節、海棠文化旅游節和嫘祖故里拜祖大典等系列常態化文化旅游節慶活動。遂平縣嵖岈山風景區依托西游文化,每天向游客免費推出“唐僧師徒四人”迎賓表演文旅節目,向廣大游客和觀眾展示西游人物的風姿和魅力,傳播西游文化,增強游客的參與性、融入性和互動性。2019年春節期間,確山縣老樂山風景區投資2000多萬元編排推出了駐馬店市首臺大型神話山水實景演出《重陽傳奇》,充分利用真山真水實景和重陽登高傳說故事,用現代聲光電技術、舞美制作、飛天威亞和140多人的大規模演員陣容來演繹重陽文化,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另外,我市皇家驛站、天中老街兩家待評A級的文旅綜合體景區也在嘗試推出游客喜聞樂見的文化旅游演藝節目,提升景區的文化內涵,增強景區的吸引力。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