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戲劇盛宴 助力文化繁榮
——寫在“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第二階段(縣區級暨民營院團組)開幕之際
摘要:乘著“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第一階段在我市成功舉辦并取得豐碩成果的東風,我們有理由相信,戲劇節第二階段的舉辦必將更加有力地擴大駐馬店知名度,更加有力地推動駐馬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進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
記者 王曉晶 通訊員 譚詠利
荷風陣陣送香來,夏木蔥蘢正可人。在這個生機盎然的仲夏時節,歡慶著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的奔放熱情,沐浴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喜慶氛圍,八方貴賓再聚天中,經典再續、盛宴再現,由河南省文聯、中共駐馬店市委、駐馬店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駐馬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承辦,駐馬店市戲劇家協會、駐馬店市樊粹庭豫劇文化促進會協辦的“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第二階段(縣區級暨民營院團組)于7月2日~16日在駐馬店隆重舉行,這是繼去年10月份“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第一階段(省、市院團組)集中展演之后,第二階段活動又一次在天中大地集中展演。其間,將有來自河南、湖北、甘肅、安徽、上海等5個省市的20臺精彩大戲參演參賽,再次給天中人民奉上一場戲曲盛宴。
黃河戲劇節是經河南省委宣傳部批準設立的省級戲劇節,由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具體主辦,每兩年舉辦一次,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七屆。黃河戲劇節旨在推人才、出精品,繁榮和發展河南戲劇事業,已成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吸引了全省乃至黃河流域兄弟省份院團的積極參與,已成為一個立足河南、輻射黃河流域、面向全國的重要戲劇賽事。黃河戲劇節的舉辦,推出了一大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培育出一大批出類拔萃的戲劇新秀,已成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活動。
古老而又美麗的天中大地,又將再一次向人們展示出她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年輕而又充滿希望的氣息,并將以她獨特的魅力和發展的活力,再次吸引著世人關注的目光。
駐馬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孕育出盤古文化、梁祝文化、重陽文化、車輿文化、嫘祖文化、冶鐵鑄劍文化、女媧文化、絲綢文化、驛站文化等燦爛文化,哺育出韓非、李斯、干寶、范縝等一批歷史名人,有被譽為“小延安”之稱的確山縣竹溝鎮和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及故居。
駐馬店物產資源豐富,處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是國家和我省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及糧食生產核心區,素有“中原糧倉”“中州油庫”“芝麻王國”之稱,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
駐馬店人居環境優越,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成功實現了全國雙擁模范城“四連冠”、全省雙擁模范城“五連冠”。特別是一個創建周期一舉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兩項國家級金字招牌,開創了全國省轄市先河。
駐馬店發展前景廣闊。通過舉辦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全市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370家、農產品加工企業1685家,年產值1631億元,已成為我市第一大產業;借力農產品加工業會展經濟助推大發展的做法受到國務院的通報表揚,并寫入了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獲農業農村部批復建設全國首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目前正按照“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標準加快建設。青海至河南(駐馬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項目全面開工。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三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陣,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綜合考核先進市。2018年入選全國城市品牌(地市級)百強第83名,并跨入了三線城市行列。榮獲了2018年度中國十大最具活力休閑城市和2018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稱號,目前正朝著打造全國一流地級城市目標邁進,實現了傳統農業城市的華麗嬗變。
駐馬店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豐厚的文化資源催生了一大批文學藝術作品尤其是戲劇作品。春秋時期的“蔡謳”,被稱為戲曲音樂的源頭,兩漢時期傳入宮廷;西漢汝南人桓寬整理的專著《鹽鐵論》,首開中國劇作范式之先河;晉代新蔡人干寶創作的《搜神記》,至今仍為戲劇創作提供著豐富的土壤。歷史上曾有20多個劇種扎根、成長在此,更有很多戲曲劇目取材于駐馬店的故事;誕生于此的汝南羅卷戲被稱為河南豫劇源頭,也是河南地方戲發展的里程碑。
在“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第一階段期間,共有數百萬觀眾在現場或通過網絡直播觀看了演出。觀眾熱情空前高漲,再次體現了戲劇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戲劇的永恒主題。整個戲劇節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不僅為廣大群眾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戲劇文化盛宴,還在社會上贏得了強烈反響。第一階段的成功展演呈現以下三個特點:劇目精彩紛呈。整個戲劇節期間,來自北京、上海、新疆以及我省14個地市的25臺劇目精彩上演。參賽劇目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涵蓋了京劇、豫劇、曲劇、越調、淮劇、話劇等劇種,現實題材劇目緊貼時代,歷史題材劇目視角獨特,整體反映了近兩年來戲劇創作的良好態勢。內容豐富多彩。戲劇節展演期間,舉辦了河南省戲劇高端人才(導演)培訓班、黃河戲劇論壇等,充實和豐富了戲劇節的內容。同時,戲劇節組委會還適時安排專家、學者們參觀了竹溝革命紀念館、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和天中山文化苑、嫘祖文化苑及皇家驛站等。影響不同凡響。整個戲劇展演期間,25臺劇目精彩上演,場場爆滿、一票難求、氣氛熱烈,廣大市民不僅近距離欣賞了這些優秀的劇目,還接受了傳統戲劇文化的熏陶。同時,報紙、網絡、電視等新聞媒體每天都進行了相關報道,營造了很好的輿論氛圍,河南電視臺也進行了3場現場直播,擴大了影響范圍。
“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第一階段在我市的成功舉辦,取得了黃河戲劇節舉辦歷史上的多個“第一”:一是第一次由市級文聯具體承辦,而且辦得非常圓滿成功;二是開幕式第一次由多位省部級領導同時出席,規格最高;三是演出規模最大,25臺優秀劇目分批集中演出,歷時最長,觀眾也最多;四是在業界影響最大,不論是專家、評委,都是我省乃至全國戲劇界的知名人士,涵蓋了編劇、編導、舞美、燈光、器樂等;五是適時舉辦了戲劇劇目點評會、河南省戲劇高端人才(導演)培訓班和黃河戲劇論壇,第一次實現了藝術理論與藝術實踐的相結合;六是參與報道的媒體最多、媒體報道最廣泛,不僅在報紙、網絡、自媒體上進行了報道,河南電視臺還進行了現場直播。
在“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第二階段展演活動中,共有來自河南、湖北、甘肅、安徽、上海等5個省市的20臺精彩大戲參演參賽。在這些參賽劇目中,既有反映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豫劇《追夢》《慧河灣》《杏花寨》《大山的兒子》、曲劇《春暖花開》、甘肅眉戶劇《崆峒山下》,又有反映扎根基層一心服務群眾的豫劇《心上的樹》《鄉村醫生》;既有歌頌革命前輩崇高理想信念的豫劇《黃河絕唱》,又有歌頌愛國主義精神的豫劇《大義夫人》;既有以德化民孝廉治國題材的豫劇《大漢賢后》《伊尹還政》,又有懲惡揚善保一方平安的豫劇《曹操在頓丘》;既有歌頌德孝精神的稀有劇種絲弦道《德孝情》,又有贊美純潔愛情的稀有劇種道情《紅塵》;既有歌頌傳統美德的豫劇《單娘》、歌頌偉大母愛的豫劇《風雨行宮》,又有反映子女家庭教育的豫劇《母子情恨》;既有反腐倡廉內容的越調《生日淚》,又有正義戰勝邪惡的兒童劇《花木蘭》。這些參賽劇目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涵蓋了豫劇、曲劇、越調、眉戶劇、道情、絲弦道、兒童劇等劇種。這些現實題材劇目緊貼時代,歷史題材劇目視角獨特,整體反映了近兩年來戲劇創作的良好態勢,同時也整體體現了近年來縣區級暨民營院團發展壯大和戲劇藝術大繁榮大發展的良好局面。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傳統文化、民族戲曲藝術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在我市“以文化城”城市建設規劃中,著力打造了“現代豫劇之父”樊粹庭先生的故里,并以樊粹庭為依據成功申報了“河南豫劇之鄉”;推出了南有“皇家驛站”、北有“豫劇小鎮”的建設項目,成為我市亮麗的文化名片。我市重點打造和推出的豫劇《皇家驛站》在戲劇節上的精彩演出,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我市文藝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展現了我市源遠流長的驛站文化和今天蓬勃發展的局面。結合著豫劇《皇家驛站》在“皇家驛站”的演出,我們實現了戲劇的創作和文化旅游有機結合,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文化對一個城市靈魂的塑造、對一個地方經濟的促進都是有著積極的意義,戲劇節搭臺、駐馬店唱戲,為大家演繹了駐馬店社會經濟文化的歷史和未來。
乘著“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第一階段在我市成功舉辦并取得豐碩成果的東風,我們有理由相信,戲劇節第二階段的舉辦必將更加有力地擴大駐馬店知名度,更加有力地推動駐馬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進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
讓我們充滿期待、滿懷自信,共同見證“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的完美收官,見證一個戲劇夢想在天中大地的精彩演繹,見證美麗而又充滿希望的“天中夢”在天中大地的精彩呈現。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