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讓一戶貧困家庭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摘要:集體經濟引領增收 依托省級集體經濟試點縣的機遇,泌陽縣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建強村級基層組織,帶領貧困對象通過發展產業實現穩定增收。
絕不讓一戶貧困家庭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泌陽縣“三個到戶到人”產業扶貧模式探索與實踐之脫貧增收到戶到人
記者 侯偉峰 通訊員 李新
雨露菌業是泌陽縣一家集科技研發、食用菌遺傳、育種、栽培、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把發好的食菌袋免費交給貧困戶種植,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按不低于市場價回收,利潤部分三七分成,貧困戶得七,公司得三,實現了“人均種菇一萬袋,收益可達五萬元,輕松干上四個月,分得利潤三萬五,當年甩掉貧困帽,次年走上致富路。”
在產業扶貧中,泌陽縣把貧困群眾增收與產業發展、帶貧主體壯大、村級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全產業鏈帶貧增收、“三個零”無風險增收,集體經濟覆蓋增收等方式,讓貧困對象有錢賺、帶貧企業有利潤、產業發展有載體。
“三個零”無風險增收
“三個零”無風險增收,這是泌陽縣立足于食用菌產業探索的一種最常用、最有效的帶貧增收模式,在食用菌產業扶貧中,貧困對象零成本投入、零距離就業、零風險收益。通過“三個零”模式的實施,2016年,泌陽縣累計帶動1.2萬戶貧困戶發展食用菌產業實現穩定增收,占貧困戶的62%。
在產業扶貧的同時,雨露菌業公司已建成產業幫扶基地20個,流轉土地4500畝,安置務工人員345人,輻射帶動552戶1498人,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通過該模式的實施,許多貧困對象熟悉掌握了食用菌種植技術,實現了扶貧從“輸血助氧”到“造血制氧”的轉變。
全產業鏈帶貧增收
在產業扶貧實踐中,泌陽縣盯緊產業發展每一環,實現環環增收都掙錢。其中,河南恒都食品公司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通過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等途徑,實行種養加一體化全鏈條扶貧,帶動5517戶貧困戶發展夏南牛產業,實現穩定增收。
在良種培育環節,實行免費供種帶貧增收。每年提供夏南牛凍精80萬劑,其中向養殖夏南牛的貧困戶提供5萬劑以上。
在飼料供給環節,實行訂單收購帶貧增收。每年訂單收購青貯玉米30萬噸,針對貧困戶按每畝保底800元收購,保證800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500元以上。
在養殖育肥環節,實行托管代養帶貧增收。企業、村委會、貧困戶三方聯姻,貧困戶把牛交給企業,由企業“統一建棚、統一管理、統一喂養、統一防疫、統一回收”,所得收益五五分成。
在產品營銷環節,實行電商帶貧增收。開發出夏南牛系列產品18個,在全國一線大城市建成商超終端3500家,成功入住京東商城、天貓商城、融e購等電商平臺,發展微商2000家。
集體經濟引領增收
依托省級集體經濟試點縣的機遇,泌陽縣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建強村級基層組織,帶領貧困對象通過發展產業實現穩定增收。
創新成立了村級黨群創業服務社,以村黨支部為依托,吸納在外創業有成、本地技術能手、致富能人和有愿望服務群眾又無時間做村“兩委”日常事務的人士組成,為村、幫扶干部組織社會力量發展集體經濟、助推脫貧攻堅提供平臺。
在資金來源上,財政向每個試點村集體經濟投入不少于150萬元的引導資金。同時,盤活林地、山崗、池塘等村級集體資產資產,吸納社會資本,引導各類資金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眼下,全縣354個村均建立了黨群創業服務社,通過能人引領、入股分紅、承包經營、務工就業等帶貧模式,231個村建起了“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村級集體經濟總量達到1.2億元,帶動3380戶貧困群眾戶均年增收3000元。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