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早產兒聽音樂促進發育
摘要:結果顯示,第一組早產兒大腦發育程度更接近足月新生兒;結果發現,早產兒對印度吹蛇人使用的樂器“噴吉”最敏感。日內瓦大學醫院的新生兒學家佩特拉?胡皮教授表示,參與該研究的早產兒中已有孩子到了學齡年紀,下一步,他們將評估這些孩子的認知和社交能力,以弄清音樂對大腦發育的積極作用能否持久。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有了大幅提升,但一些胎齡過小的早產兒日后出現發育異常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瑞士一項新研究發現,聽音樂可以促進早產兒大腦發育。
瑞士日內瓦大學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每年接診約80名胎齡24~32周的早產兒。其中,大多數寶寶能存活下來,但半數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神經發育異常,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和學習困難。研究團隊希望通過音樂療法改變上述狀況,于是,他們將胎齡較小的早產兒分為兩組,第一組聽專門為他們譜寫的樂曲,第二組不聽音樂,另有一組足月新生兒作對照組。一段時間后,三組兒童共同接受靜息功能磁共振成像,以檢測其大腦發育水平。結果顯示,第一組早產兒大腦發育程度更接近足月新生兒;第二組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功能配合普遍不如足月兒,其中功能最差的是負責接收信息并理解其意義的區域。此后,研究人員委托瑞士著名作曲家安德列斯?佛倫懷德創作了三首時長為8分鐘、適宜用各種樂器演奏的樂曲。結果發現,早產兒對印度吹蛇人使用的樂器“噴吉”最敏感。聽到樂聲時,特別焦躁的孩子們幾乎立馬安靜下來,被音樂吸引。研究報告發表于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
日內瓦大學醫院的新生兒學家佩特拉?胡皮教授表示,參與該研究的早產兒中已有孩子到了學齡年紀,下一步,他們將評估這些孩子的認知和社交能力,以弄清音樂對大腦發育的積極作用能否持久。▲
(李昕苒)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