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躍御市: C級車市跌幅收窄 寶馬5系拿下單月銷冠
摘要:寶馬5系 得益于寶馬5系等熱銷車型的表現,整個寶馬集團5月在華銷量超6萬輛,同比增幅超過3成,繼2月、4月之后,再度奪得國內高檔車市單月銷冠。奧迪某北京4S店 王躍躍 攝 事實上,奧迪在今年前5月的整體銷量,與奔馳、寶馬的差距已經超過3萬輛。
5月,國產C級車的整體銷量為50164輛,環比增長7.29%,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75%;前5月累計銷量為238834輛,同比下滑14.64%,單月和累計銷量跌幅均有所收窄。其中,寶馬5系拿下5月單月銷量冠軍。奔馳E級5月銷量為12607輛,排在第二位,僅比寶馬5系少了330輛;1-5月累計銷量則強勢地“霸占”著第一的位置。
5月,國產C級車整體銷量為50164輛,環比增長7.29%,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75%;前5月累計銷量為238834輛,同比下滑14.64%,單月和累計銷量跌幅均有所收窄。不過,這一成績并未來自各個車型的均勻發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的15款車型中,奔馳E級、寶馬5系和凱迪拉克XTS等強勢地“跑贏了大盤”,而尾部的車型已被狠狠“甩在身后”,有的銷量甚至出現負數。
基于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實力,寶馬5系在5月拿下單月銷量冠軍。數據顯示,5月,寶馬5系銷量為12937輛;1-5月,累計銷量達53722輛。值得關注的是,寶馬5系新能源銷量也在穩步攀升,其5月銷量達2878輛;前5月累計銷量為7883輛,足以“秒殺”處在二、三線位置的C級車產品。
寶馬5系
得益于寶馬5系等熱銷車型的表現,整個寶馬集團5月在華銷量超6萬輛,同比增幅超過3成,繼2月、4月之后,再度奪得國內高檔車市單月銷冠。事實上,寶馬今年一直保持著高位增長,連續多月的兩位數增幅,讓其前5個月的累計銷量超過奔馳,達288506輛,成功登頂國內高檔車市場銷售冠軍。
更讓人期待的是,號稱寶馬“史上最強產品攻勢”正逐步推進:創新BMW X7以及新BMW 7系已于近期相繼推出,新BMW 3系即將于6月22日迎來上市……眾多重磅產品為寶馬在中國市場的增長不斷增添助力。
多年的老對手——奔馳同樣不甘落后,其近期動作頻頻,不斷加快推動電氣化戰略在華落地。今年的深港澳車展上,騰勢品牌攜全球首發的全新騰勢概念車Concept X亮相,并宣布于2020年推出量產車。在此之前,奔馳電動科技品牌EQ旗下首款車型——EQC純電SUV即將于今年下半年國產上市。
奔馳某北京4S店 王躍躍 攝
在全面“觸電”的同時,奔馳在傳統燃油車市場上的表現同樣精彩。其中,奔馳E級5月銷量為12607輛,排在第二位,僅比寶馬5系少了330輛;1-5月,累計銷量為68312輛,強勢“霸占”著該細分市場第一的位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走訪北京地區4S店時了解到,奔馳E級的終端價格仍有較大優惠,目前的優惠幅度調整至4萬-5萬元。
無獨有偶,全新奧迪A6L的終端價格出現松動。記者在走訪4S店時了解到,全新奧迪A6L目前優惠幅度在1萬元左右。不過,奧迪A6L的銷量還沒有呈現其該有的水準。數據顯示,5月當月,奧迪A6L的銷量為6208輛;1-5月累計銷量為37280輛,不僅墊底ABB,而且與奔馳E級和寶馬5系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奧迪某北京4S店 王躍躍 攝
事實上,奧迪在今年前5月的整體銷量,與奔馳、寶馬的差距已經超過3萬輛。這不禁讓人擔心,在2019年剩下的時間里,奧迪還能否追上來。好在,伴隨新舊產品切換的逐步完成,奧迪正在釋放原有實力,其5月銷量降幅,相比4月的11.5%有所收窄。今年下半年,奧迪產品陣容還將不斷得到加強,旗下重磅車型——Q8和e-tron都將在下半年上市。
ABB三強之外,其他C級車型的銷量排名鮮有波瀾。尤為引人關注的是,今年1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躍躍御市:奧迪A6L蟬聯銷冠 C級車市場馬太效應加劇》一文中質疑,“眾泰Z700、廣汽傳祺GA8、東風A9三款自主品牌產品也在尾部徘徊。如此邊緣化的境地,不禁讓人擔憂能否在2019年堅持到最后”。現在看來,一語成讖,眾泰Z700繼2月、4月之后,再次在行業統計數字上缺席;而東風A9在5月的銷量竟然顯示為“-4”輛。如此不堪的數據,直接凸顯出其在產品力上的羸弱,以及國產C級車市場的殘酷。
責任編輯:楊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