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生涯十八載 屢屢立功 轉業地方二十年 年年受獎
——記正陽縣衛健體委軍轉干部張永友
摘要:2007年至今,縣衛健體委(原縣人口計生委、衛計委)的信訪工作年年都被市、縣評為“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并多次在市、縣信訪工作中作經驗發言,他也多次被授予“信訪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陳健
他個頭不高,但精明干練;他平時言語不多,卻非常務實重干。軍營生涯十八載,他屢屢立功;轉業地方二十年,他年年受獎。他就是正陽縣衛生健康體育委員會軍轉干部張永友。
現年56歲的張永友,1981年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1984年8月,入黨;1985年10月,參加老山自衛防御戰,在貓耳洞一待就是一年半,面對嚴峻的生死考驗,他表現突出;1987年8月,他被保送到解放軍西安陸軍學院學習深造;1989年9月畢業后,回原部隊服役。在軍營里,他始終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從一名排長晉升到團常委、團后勤處長,先后5次榮立三等功。1999年,他轉業回到地方,被分配到當時的正陽縣計劃生育委員會工作,在負責宣傳工作的兩年時間里,他經常帶領股室人員深入一線,挖素材、找典型,每年在新聞媒體發表上百篇關于正陽計劃生育、精神風貌、先進典型等方面的稿件,外宣工作在省、市、縣一直位于前列。2001年,他負責辦公室工作,基本都是早出晚歸,綜治、文秘、信息等工作,年年受到表彰。
2007年,他負責信訪工作,明知信訪工作是誰也不愿接手的“燙手山芋”,但他沒有流露半點情緒,也沒有提任何要求。2013年,衛生計生合并、機構改革后,工作量增大,他依然一如既往,不改初心。
呂河鄉一位70多歲的老同志,以文革時期革委會把他從衛生院開除為由,要求恢復工作和待遇。他給老同志耐心講解相關政策和文件精神,后來這位老同志再也沒上訪。
今年50多歲的劉某,是油坊店鄉人,1998年做結扎手術時落下后遺癥,要求給予相應的經濟賠償,多年上訪一直無果。張永友幫助他走司法鑒定程序,按照相關通知精神,依據鑒定結果,把其納入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對象,劉某對處理結果非常滿意。
寒凍鎮寒凍村28歲男青年胡某反映,幾年前妻子在縣城某醫院做剖腹產時發生醫療事故,導致妻子成為植物人,要求討一個公正的說法。張永友引導他走司法鑒定程序,鑒定結果出來后,幫忙給他申請法律援助,后經法院審理判決,醫院給予胡某50多萬元的經濟賠償。2007年至今,縣衛健體委(原縣人口計生委、衛計委)的信訪工作年年都被市、縣評為“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并多次在市、縣信訪工作中作經驗發言,他也多次被授予“信訪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面對過往功績,他很淡定,一再說:“我感覺這都很平常,在部隊要做到絕對忠誠、絕對服從,在地方工作中要做到盡職盡責、不辱使命。”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