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軒: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
摘要: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許曉軒隨公益鐵工廠遷至重慶,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慶職業互助會的活動。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軍統監獄中,他用秘密方法和黨員相互聯系,成立了獄中臨時黨支部,并任黨支部書記,組織和領導獄中的地下斗爭。許曉軒犧牲后三天,重慶回到人民手中。
新華社南京5月27日電(記者邱冰清)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一座民宅,青磚小瓦,古樸莊重,正門上方的匾額寫著“許曉軒故居”。這是一座清代民居,英烈許曉軒在這里學習生活了20多年。
許曉軒,1916年出生于江蘇江都。幼年時因生活所迫到本地的一個錢莊當學徒。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35年到無錫公益鐵工廠當會計,參加了抗日救亡組織“無錫學社”。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許曉軒隨公益鐵工廠遷至重慶,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慶職業互助會的活動。1938年5月,許曉軒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編輯和發行工作。1939年春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部長。1940年任重慶新市區區委書記。
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賣,許曉軒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國民黨軍統貴州息烽集中營。作為獄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員,每當危險的時候,許曉軒就鼓勵大家:“越是關鍵的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
1946年7月,許曉軒被押到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館”監獄。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軍統監獄中,他用秘密方法和黨員相互聯系,成立了獄中臨時黨支部,并任黨支部書記,組織和領導獄中的地下斗爭。敵人為割斷他與獄中地下黨組織的聯系,將他關進終日不見陽光的地牢。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許曉軒始終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不為所動。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蔣介石下令對獄中的革命者進行血腥大屠殺。臨刑前,許曉軒高舉雙手,向牢房的戰友道別。他平靜地對大家說:“勝利以后,請轉告黨,我做到了黨教導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幾分鐘仍將這樣……”隨后從容就義,年僅33歲。許曉軒犧牲后三天,重慶回到人民手中。黨和政府將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蒼松翠柏護衛著的歌樂山上。1961年,羅廣斌、楊益言根據在獄中與敵人斗爭經歷創作的革命長篇小說《紅巖》出版發行,旋即家喻戶曉。小說中以許曉軒為主要原型的許云峰、齊曉軒等英雄事跡,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牢記烈士的囑托,為黨的事業不懈奮斗。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