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僵局致特雷莎·梅黯然下臺 十人競逐英首相約翰遜最為熱門
摘要:訪問期間他與約翰遜通電話并會晤亨特和戈夫。深度分析 在保守黨領袖的多位候選人中,“脫歐派”優勢明顯,另一方面歐盟表示不會就此前與英國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重新談判。背景鏈接 由于首相特雷莎·梅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3次遭議會下院否決,“脫歐”日期延后至最遲10月31日。
英國保守黨黨首選舉的首輪投票將于6月13日舉行,共有10人參與角逐。最終勝出者不僅將成為英國執政黨新領導人,同時將成為肩負“脫歐”職責的新一任首相。
分析人士認為,英國首相職位的爭奪者在“脫歐”問題上分歧嚴重,令“脫歐”走向充滿不確定性,也令“無協議脫歐”風險增加。
新聞事實
保守黨300名議員將在未來兩周舉行多輪不記名投票,將候選人人數淘汰至兩人。約16萬名黨員將在22日以郵寄選票形式從兩名候選人中選出新領導人,預計投票結果將在7月22日開始的那一周揭曉。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年54歲的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是最熱門人選,現任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和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邁克爾·戈夫是約翰遜的有力競爭者。
“脫歐”是選舉的熱門議題,但各候選人分歧嚴重。約翰遜表示,無論有沒有協議,他都要讓英國在10月“脫歐”。亨特說,他將努力推動與歐盟達成新的協議,但不會排除“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戈夫表示,他對再次推遲“脫歐”最后期限持開放態度,他認為這好于“無協議脫歐”。
英國此次投票不僅在歐洲范圍內引發關注,大西洋另一側的美國也頻頻就此發聲。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本月早些時候訪英前接受英媒采訪時曾說,他相信約翰遜將成為一位“出色的首相”。這一言論引發英國方面的批評聲浪。訪問期間他與約翰遜通電話并會晤亨特和戈夫。
深度分析
在保守黨領袖的多位候選人中,“脫歐派”優勢明顯,另一方面歐盟表示不會就此前與英國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重新談判。兩方的“硬碰硬”讓“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再度升高。
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國際關系研究室主任趙晨認為,此次選舉中強硬脫歐派和中庸脫歐派在保守黨內的爭斗值得關注。目前,強硬脫歐派中約翰遜的呼聲很高,如果他能通過第一輪投票,則很有希望當選新首相。由于約翰遜認為“無協議脫歐”是英國必須有的一個選項,因此他上臺意味著歐盟將面臨一個更加強硬的對手,很可能令原有的脫歐方案傾覆。
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政治研究室主任李靖堃則認為,無論誰當選,新首相仍將考慮達成協議。一是因為競選策略與真正當選后的政策不一定完全相同,當選后要考慮的因素比競選多,也將更務實。二是因為英國國內有各種反對“無協議脫歐”的聲音。三是歐盟方面也不希望英國“無協議脫歐”,也許雙方會找出妥協的辦法。
即時評論
特雷莎·梅黯然下臺,“脫歐”僵局懸而未決。如何“脫歐”、何時“脫歐”甚至是否應該“脫歐”,都將成為考驗特雷莎·梅繼任者的難題,而其選擇將影響到未來英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的角色以及今后的繁榮。
距離最后期限還有4個多月,當前的環境下,英國要找到一個完美的首相人選并非易事。這個人不論是誰,都應該迎難而上。英國人民盼望,少一些政客之間的彼此攻擊,多一些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擔當。
背景鏈接
由于首相特雷莎·梅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3次遭議會下院否決,“脫歐”日期延后至最遲10月31日。特雷莎·梅被迫提前卸任首相。
特雷莎·梅6月7日辭去保守黨領導人職務后,她的繼任者之爭正式啟動。在新黨首產生前,特雷莎·梅將繼續擔任首相一職。
根據英國相關規定,首相辭職后,執政黨內選舉產生的新黨魁將自動出任首相。(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