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力發展中醫中藥事業 中藥材樹種前景無量
摘要:本區域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當歸、大黃、紋黨參、枸杞、銀柴胡、柴胡、秦艽、紅景天、胡黃連、紅花、羌活、山茱萸、豬苓、獨活、青皮、紫草、款冬花、甘草、黃芪、肉蓯蓉、鎖陽等。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要求到2025年,全國建成道地藥材生產基地總面積2500萬畝以上。根據規劃,推進道地藥材基地建設是為了加快發展中藥產業,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根據規劃,全國供劃出7大道地藥材產區,分別位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依據當地氣候條件,這些地區分別側重一部分品種藥材的種植。
何為道地藥材?
是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與其他地區所產同種中藥材相比,品質和療效更好,且質量穩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藥材。
東北產區
本區域大部屬溫帶、寒溫帶季風氣候,是關藥主產區。包括內蒙古東北部、遼寧、吉林及黑龍江等省(區),中藥材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5%。
本區域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人參、鹿茸、北五味、關黃柏、遼細辛、關龍膽、遼藁本、赤芍、關防風等。到2025年,建設道地藥材生產基地140萬畝以上。
主攻方向:優質林下參種植,園參連作障礙治理,梅花鹿、馬鹿人工養殖,赤芍、防風仿野生種植等。
華北產區
本區域大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是北藥主產區。包括內蒙古中部、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區、市),中藥材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7%。
本區域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黃芩、連翹、知母、酸棗仁、潞黨參、柴胡、遠志、山楂、天花粉、款冬花、甘草、黃芪等。到2025年,建設道地藥材生產基地180萬畝以上。
主攻方向:開展黃芪、黃芩、連翹野生撫育,規范柴胡生產,提升黨參、遠志加工貯藏技術等。
華東產區
本區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浙藥、江南藥、淮藥等主產區。包括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等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11%。
本區域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浙貝母、溫郁金、白芍、杭白芷、浙白術、杭麥冬、臺烏藥、宣木瓜、牡丹皮、江枳殼、江梔子、江香薷、茅蒼術、蘇芡實、建澤瀉、建蓮子、東銀花、山茱萸、茯苓、靈芝、鐵皮石斛、菊花、前胡、木瓜、天花粉、薄荷、元胡、玄參、車前子、丹參、百合、青皮、覆盆子、瓜蔞等。到2025年,建設道地藥材生產基地280萬畝以上。
主攻方向:恢復生產杭白芍、杭麥冬、浙白術、茅蒼術、杭白芷、蘇芡實、建澤瀉等傳統知名藥材,大力發展鳳丹皮、江梔子、溫郁金等產需缺口較大的藥材。
華中產區
本區屬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懷藥、蘄藥等主產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16%。
本區域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密銀花、荊半夏、蘄艾、山茱萸、茯苓、天麻、南陽艾、天花粉、湘蓮子、黃精、枳殼、百合、豬苓、獨活、青皮、木香等。到2025年,建設道地藥材生產基地430萬畝以上。
主攻方向:開展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提純復壯,治理連作障礙,大力發展荊半夏、蘄艾生態種植,提升懷山藥采收加工技術等。
華南產區
本區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較高、濕度較大,是南藥主產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中藥材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6%。
本區域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陽春砂、新會皮、化橘紅、高良姜、佛手、廣巴戟、廣藿香、廣金錢草、羅漢果、廣郁金、肉桂、何首烏、益智仁等。到2025年,建設道地藥材生產基地160萬畝以上。
主攻方向:恢復陽春砂生產,提升何首烏、巴戟天、佛手生產技術水平等。
西南產區
本區域氣候類型較多,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及溫帶、亞熱帶高原氣候,是川藥、貴藥、云藥主產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市),中藥材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25%。
本區域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川芎、川續斷、川牛膝、黃連、川黃柏、川厚樸、川椒、川烏、川楝子、川木香、三七、天麻、滇黃精、滇重樓、川黨、川丹皮、茯苓、鐵皮石斛、丹參、白芍、川郁金、川白芷、川麥冬、川枳殼、川杜仲、干姜、大黃、當歸、佛手、獨活、青皮、姜黃、龍膽、云木香、青蒿等。到2025年,建設道地藥材生產基地670萬畝以上。
主攻方向:開展丹參、白芍、白芷提純復壯,開展麥冬、川芎安全生產技術研究與推廣,發展優質川藥,大力發展重樓等相對緊缺品種,開展三七連作障礙治理。
西北產區
本區域大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較為干旱,是秦藥、藏藥、維藥主產區。包括內蒙古西部、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區),中藥材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30%。
本區域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當歸、大黃、紋黨參、枸杞、銀柴胡、柴胡、秦艽、紅景天、胡黃連、紅花、羌活、山茱萸、豬苓、獨活、青皮、紫草、款冬花、甘草、黃芪、肉蓯蓉、鎖陽等。到2025年,建設道地藥材生產基地800萬畝以上。
主攻方向:提升當歸、枸杞、黨參、紅花等藥材品質,發展高海拔地區大黃、紅景天生產,推廣秦艽、胡黃連優質栽培技術,大力發展羌活人工種植,提升黨參加工貯藏技術。
責任編輯:楊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