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麥客”張大生團隊收割小麥百萬畝
摘要:有了跨區作業隊,第二年張大生車隊的收割機就發展到200多臺。為給農機手做好服務,每年麥收前,張大生都要與雇主簽訂合同,規劃線路,分配作業面積,備足配件。由于準備工作做得扎實,他們的車隊到哪里都很受歡迎,而且收入有保障。
“掙錢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
收獲麥子的同時也收獲了希望和幸福
□全媒體記者 許靜 文/圖
本報訊 “今年我的車隊主要收割周邊市縣的小麥,到今天共收割小麥100多萬畝。”6月4日晚,記者對“中國好人”、“天中麥客”、確山縣三源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張大生進行了采訪,看上去有些疲憊的張大生在麥田里進行掃尾工作(如圖)。
“很累,但想到咱農民的麥子可以顆粒歸倉,想到掙來的錢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我很開心。”張大生說。
“駐馬店周邊已經收割完畢,明天準備去許昌和安陽。”張大生笑著說。
據了解,自2000年以來,張大生帶領確山縣上千名農機手跨區作業,足跡踏遍大江南北。談到他的跨區作業隊,張大生來了精神:“我是確山縣第一批購置收割機的,買了收割機以后效益不錯,第二年接著買,并帶領附近村莊貧困家庭的農機手一起外出收麥掙錢。”
張大生介紹,看到他買收割機跨區作業掙錢了,身邊不少人也紛紛購買農機。僅2000年,就有36人購買了收割機。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分散作業,工錢難討,還經常被攔截欺負。為此,他牽頭成立了跨區作業隊,組織大伙兒抱團發展。
有了跨區作業隊,第二年張大生車隊的收割機就發展到200多臺。為保證機械正常運轉,張大生設置了配件供應站、維修保養站,并對人員作了分工,有處理糾紛的,有聯系業務的。
為給農機手做好服務,每年麥收前,張大生都要與雇主簽訂合同,規劃線路,分配作業面積,備足配件。由于準備工作做得扎實,他們的車隊到哪里都很受歡迎,而且收入有保障。
近幾年來,張大生把工作重點放在幫助、帶動貧困戶上,大伙兒湊錢幫助貧困戶購買農機,培訓技術,一同致富。20年來,張大生帶領的“天中麥客”跨區作業隊,南到海南,北達黑龍江,累計收割農作物面積1000多萬畝。
從前拿著鐮刀收麥子,如今駕駛農機走天下,張大生和他的“天中麥客”跨區作業隊以車為家,收獲麥子的同時也收獲了希望和幸福。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