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銀人壽2018年營收下降超兩成 分紅險收入下滑68%
摘要:與凈利潤逐年增長的情況不同,農銀人壽的規模保費收入自2017年開始出現下滑趨勢,2017年實現規模保險254.年報顯示,農銀人壽2018年保險業務收入按險種劃分排名依次為:傳統壽險、分紅險、健康險、意外傷害險、萬能險。
近日,農銀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銀人壽”)發布了2018年年度信息披露報告。報告顯示,農銀人壽2018年實現凈利潤1.39億元,同比增長25.50%;截至2018年底,公司資產總計843.59億元,同比增長1.38%。
資料顯示,農銀人壽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12月19日的嘉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禾人壽”)。2012年11月21日,中國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已獲批入股嘉禾人壽,并持有其股份總額的51%,成為控股股東。同時,嘉禾人壽更名為農銀人壽。
據年報信息,在控股股東變更之前,農銀人壽正處于虧損狀態,即2011年虧損額為2.24億元;2012年虧損達到一個高峰,凈虧損額為7.77億元。在2012年底,農行成為控股股東后,首年虧損狀況有所減緩,2013年虧損額為3.20億元;2014年開始實現盈利,凈利潤為3136.30萬元;2015年實現凈利潤2.23億元;2016年實現凈利潤1800.43萬元;2017年實現凈利潤1.11億元;2018年實現凈利潤1.39億元。
與凈利潤逐年增長的情況不同,農銀人壽的規模保費收入自2017年開始出現下滑趨勢,2017年實現規模保險254.56億元,同比下降1.64%。而去年農銀人壽規模保費收入再次減少,實現186.42億元,同比下降26.77%。
從營收情況來看,農銀人壽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99.08億元,同比下降22.61%。其中,已賺保費、保險業務收入及投資收益均有所下降。具體來看,農銀人壽去年已賺保費159.07億元,同比下降25.81%;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76.38億元,同比下降26.09%;而投資端實現收益38.39億元,同比下降7.99%。
另一方面,農銀人壽去年營業支出196.89億元,同比下降23.11%。但其中賠付支出及退保金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具體來看,農銀人壽去年賠付支出48.87億元,同比增長69.06%;退保金額為131.58億元,同比增長47.89%。
從渠道來看,農銀人壽向中國網財經記者介紹,近年來,農銀人壽開拓多元發展模式,個險、銀保、團險、電商、續期、健康險六大業務渠道均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個險渠道2018年全年實現標準保費6.62億元;銀保渠道深化行司聯動,2018年全年實現期交保費67.07億元;團險渠道價值型保費不斷攀升,在銀行系壽險公司中,意外險占比排名第一;電商渠道,2018年線上保障型產品保費收入同比提升476%。另外,農銀人壽2018年續期業務收入首次高于期交新單業務收入,達到87.8億元,成為公司穩健發展的“壓艙石”。健康險保費收入2018年實現14.43億元,同比上漲49%。
年報顯示,農銀人壽2018年保險業務收入按險種劃分排名依次為:傳統壽險、分紅險、健康險、意外傷害險、萬能險。具體來看,傳統壽險去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28.25億元,同比下降4.98%;分紅險去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8.40億元,同比下降68.21%;健康險去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4.43億元,同比增長48.67%;意外傷害險去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93億元;同比增長15.79%;萬能險去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675.19萬元,同比增長3.06%。
從償付能力來看,截至2018年底,農銀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9.52%,同比下降12.45個百分點;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64.45%,同比增長42.48個百分點。農銀人壽在年報中表示,伴隨承保等業務的開展,導致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降;但得益于資本補充債權的發行,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有所提高。
農銀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作為公司轉型升級深化年、關鍵年,公司進一步提出,充分發揮保險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以市場為導向,堅持鼓勵長期業務、保障業務的產品創新,繼續提升長期期交業務占比,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繼續牢固堅持保險回歸保障本源,以深化轉型升級為中心,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責任編輯:楊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