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以“四個最嚴”織牢食品安全防護網
摘要:尤其要加快制修訂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通用標準,向國際食品法對標接軌。
宋 燕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公開發布。意見指出,必須深化改革創新,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四個最嚴”,進一步顯示了中國加強食品安全防護的堅定決心。
以最嚴標準,牢把準入“門檻”。進入市場流通、消費的食品是否安全,要看標準嚴不嚴。嚴標準,才會有高質量、好品質。在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各個環節,都需要設置嚴格、明確、實用的準入標準,牢把準入“門檻”。尤其要加快制修訂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通用標準,向國際食品法對標接軌。
以最嚴監管,守衛安全紅線。食品安全是底線,也是紅線。一方面健全覆蓋從生產加工到流通消費全過程最嚴格的監管制度,嚴把產地環境安全關、農業投入品生產使用關、糧食收儲質量安全關、食品加工質量安全關、流通銷售質量安全關、餐飲服務質量安全關。另一方面,應將監管過程前置、下沉,加強日常監管、一線監管,將可能觸碰紅線的食品安全隱患和問題等及時扼殺在萌芽中。
以最嚴處罰,強化震懾力度。食品安全關乎人民的生命安全,容不得絲毫閃失,也容不得“寬大處理”。治理食品安全問題、懲治不法行為,必須重典治亂、猛藥去疴,予以最嚴處罰,運用法律武器強化震懾力度,切實提高違法成本。要在推動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為“直接入刑”,實行食品行業從業禁止、終身禁業,對再犯從嚴從重進行處罰等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探索上多下功夫。
以最嚴問責,倒逼責任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要落實到位,還應扭緊責任人這個關鍵。我們要以最嚴問責制度為遵循,加大追責問責力度,用“鐵腕”手段擰緊責任的“螺絲釘”,明確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倒逼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將食品安全當作重大政治任務來抓。
食品安全無小事。我們不僅要將“四個最嚴”寫在紙上,更要真正落在地上,努力建立讓人民滿意的食品安全領域現代化治理體系,提高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監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全方位織牢食品安全網、構建“吃得好”的飲食環境,讓人民吃得放心。
責任編輯:吳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