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琴盲翁與老陳
摘要:盲翁的妻子病倒,而他二十幾歲的兒子盡管眼睛是明的,卻終日流著口水。由負琴盲翁我想到了我們村里的老陳。老陳的日子過得很舒坦。老陳患病后,幫扶者常來照顧他的生活。和臺灣盲翁相比,老陳無疑是幸福的,又是幸運的。而老陳卻穿著幫扶人給的呢子大衣,享受著春日里的明媚。
圖文無關
□沈建
依我看書的習慣,看書先囫圇吞棗看一遍,回過頭再選感興趣的地方細讀。林清玄的這篇《負琴盲翁》我看了三遍。
那看似平淡樸素的語言,卻能輕輕撥動我心底的那根柔弦。文中負琴盲翁慘淡的生活,讓人品味出一個殘疾人生存的艱辛和困苦。
一個翻著兩只白眼球,在路邊盤坐彈唱的盲翁,面前放著一只破舊的缺口瓷碗,于人來人住的鬧市路邊乞討。
許多過客走過,歲月也那樣無聲息地流過,他像路邊的一塊石頭那樣平常。有一天細聽他的歌聲,一個悲慘的人生被揭開。
思想起——
歹命人啊,彈琴淚紛紛,
想起三十年前事喔,
一言難盡是講未清,
生活過著是真艱苦。
……
原來他是臺中縣樹仔腳人,一生下便已失明。但他并沒有喪失生活的勇氣,靠給人按摩來維持簡單的生活。有一陣子他在旅館按摩的事業頗有起色,于是認識了一個按摩女并匆忙地結了婚并生了子。兒子的眼是明的,他們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夫妻倆一到夜里便分頭去給人按摩,日子倒也平安。
沒想到,很快旅館按摩業被取代,盲翁和他的妻子為了活下來,只好走上街頭以彈唱來討生活。盲翁的妻子病倒,而他二十幾歲的兒子盡管眼睛是明的,卻終日流著口水。他在千折萬磨中依舊唱著:
思想起——
歹命的鎖啊,
找不到鎖匙的關著啦!
他沒有形跡地在未知的角落里生活著,每天三餐的溫飽都成為一種奢望。那月琴流出的是一種苦難而又無處傾訴的絞痛。那個負琴盲翁的血,像在兩根琴弦上流淌。
臺灣這個負琴盲翁的故事,是那樣令人嘆息。
由負琴盲翁我想到了我們村里的老陳。
清明前在早春的明媚中回家探母,進入村子,遠遠看到一個身著挺括大衣,雙手插兜的人在散步。遠看那份挺胸疊肚的悠閑,很像位退休干部。我在腦子里搜索無果,遲疑中接近,卻發現是村里的五保戶老陳。
六十多歲的老陳是個單身漢。
由于腦子不靈光、口訥手笨,分得的兩畝土地,一直由親友幫助打理。地種得不好也不壞,日子也過得不好也不壞。他倒也安分守己,每天在村里影子一樣晃來晃去,人畜無害地存在著。
懶大概是單身人的通病。
出工掙錢的活他做不了,鄰里間搭把手的事,也指望不上。村鄰私下里說:這個怕下勁的笨貨,一輩子無用。
這么個“懶貨”卻是個有福的。
每位年過六十的農村老人,都開始按月領取養老金。像老陳這樣的五保人員,比其他人還多份政府發放的救濟補貼。生病住院政府報銷,還給他新修了房屋。逢年過節政府工作人員來慰問,給他送些生活物資。
老陳的日子過得很舒坦。床上鋪蓋嶄新,缸里有米,盆里有面,兜里有錢,想吃啥買啥。平日里磕著瓜子打個小牌、扎個人堆曬個太陽,生活得真叫美。
如今穿上這呢子大衣,還真像位退休干部。
閑聊時,向母親提起了他。母親說:現在政府號召對貧困人員一對一幫扶,每個有困難的人家,都有志愿幫扶者幫著想辦法找方向,來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老陳患病后,幫扶者常來照顧他的生活。他那身衣裳就是他的幫扶人給的。
和臺灣盲翁相比,老陳無疑是幸福的,又是幸運的。
臺灣盲翁彈著月琴唱著他的思想起,為無以為繼的三餐到處奔波。而老陳卻穿著幫扶人給的呢子大衣,享受著春日里的明媚。
責任編輯:天中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