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華 傾其所有為書狂
摘要:如今,安建華的父親已去世,平臺上的葡萄藤正泛著青光,依靠在柵欄上遠眺,曾經是安建華做得最多的事情,思緒也會被拉長。安建華拿著長長的雞毛撣子撣去圖書上的浮灰,似乎是掃去心靈上的疲憊。“我是以舊書的價格買到了二月河老師親筆簽名的圖書,真是撿漏撿到寶貝了。
□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于家住驛城區南海街道安樓社區的安建華來說,這兩點他都在身體力行。30多年的讀書生涯,5萬余本珍藏圖書,每一本圖書的背后都有一段難以忘懷的故事。雖然他生活平淡,傾盡所有購書藏書,可這些對他來說都是值得的。多年的讀書生活如一條平緩的溪流,日子雋永而綿長,他的談吐他的執著,令人肅然起敬。對于他來說,讀紙質書似乎理所當然。2018年,安建華家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獲得第三屆全國“書香之家”稱號。
浩如煙海每一本書都有一段故事
思緒拉向安建華的少年時代,安建華的父親年輕時當過小學教師,平時喜歡閱讀。在他的記憶里,在廚房燒火的父親有時候會拿著連環畫一邊燒火一邊翻看。那時安建華就和父親搶著看連環畫。里面精美的插圖與凝練的文字深深吸引了他,也在他幼小的心靈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有時候父母給一角、五角錢舍不得買零食,都積攢起來偷偷購買圖書,像《茶花女》《德伯家的苔絲》《七俠五義》,但凡能買來的我都會一口氣讀完。現在想來,那時候感情細膩,每讀一本小說都會如癡如醉,被書中人物的命運深深吸引,和主人公一樣經歷心靈上的波折。一句話,感同身受。”在安樓社區一棟三層小樓的二樓書房,在周圍書架的包圍下,一杯竹葉青茶,一本本圖書,似乎都在向它們的主人招手。在如林的圖書堆砌的房間里,心跳隨著墻壁上時鐘的滴答聲律動,而墻壁上的濕度儀悄悄告訴客人主人對這些浩如煙海的圖書的熱愛與呵護。
中山街有幾個賣舊書的攤點,那里是安建華常去的地方,一到地方他就會蹲在那里細細挑選,一本本舊書在撲面而來的灰塵里吸引著安建華。他往往蹲上半天時間,挑選一大堆圖書,在囊中空空的情形下載著這些書心滿意足地向家中走去。
“每個月的薪水大都用來購買圖書。有一年春節前腦子一熱買了6000多元圖書,兜里一分錢不剩。第二天就過年了,沒錢怎么走親戚?安建華說自己那一刻的心情是悲喜交加。
其實,對安建華來說,餓肚子可以,不買書不行。
纖塵不染,他愛書如命
這座名為“洗愚閣”的小樓的三樓庫房,又一次震撼了記者的心靈。一架架碼得整整齊齊的圖書經過消殺,或者被塑料袋精心包裹,或者裝在一個個箱子里靜靜地等待著它的主人。
這間書庫每一個窗戶都嚴絲合縫,每一道門都是鐵將軍把門。打開大門的那一刻,纖塵不染的木地板上泛著幽幽的光澤,一座躺椅靜靜地放在室內一角。你可以想象每一個適合讀書的日子,他躺在躺椅上靜靜讀書的模樣。
這個畫面對于安建華來說曾經是那么熟悉。“父親熱愛讀書,天氣晴好的時候我會和父親一起來到三樓平臺,父親坐在躺椅上,我搬張凳子坐在父親身旁陪他讀書。”如今,安建華的父親已去世,平臺上的葡萄藤正泛著青光,依靠在柵欄上遠眺,曾經是安建華做得最多的事情,思緒也會被拉長。
“只有喜歡讀書的朋友預約,我才會領著他們來到我的書庫。天氣變化無常,陰天下雨我不會打開書庫,天朗氣清我才會打開門窗通風。你看這些圖書保存得這么好也是這個原因。”安建華拿著長長的雞毛撣子撣去圖書上的浮灰,似乎是掃去心靈上的疲憊。他讀每一本圖書的目光顯得那樣柔和而深沉。
30余年,5萬多冊圖書,眼前這個獨守書房的粗獷的漢子,讀書究竟會給他帶來什么?
改變命運,他的人生因讀書而出彩
很早的時候,安建華讀到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為他平凡的人生投射進一抹陽光。“馬斯洛說,人的潛能是巨大的,后來經過專家研究,平常人窮其一生也只是開發自己潛能的百分之幾。我不甘于這平庸的生活,始終相信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安建華說。
安建華博覽群書,他大學學的是法學專業,畢業后進入糧食系統。每天讀書是他的生活習慣,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的女兒學習成績優異,兒子也是書蟲。
安建華先后考了導游證、心理咨詢師證、中級經濟師證,如今他正沖刺法律資格考試,再過一場就可以拿到法律資格證書。
有人問他,這些證書與他的生活風馬牛不相及,人到中年安安生生過日子就行了,考這些資格證有用嗎?我們無法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安建華的追求。讀書讀得多了就會提高一個境界,考證也是水到渠成隨手拈來。
“考導游證是因為我喜歡旅游,平時讀到每個景點的歷史掌故,都會神往。如今帶團暢游全國各地的景點做到旅游實踐雙豐收。人生也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變得更豐富,也更有意義。”在安建華的鼓勵下,他的女兒高中畢業就參加了導游資格考試,順利通過。
知識改變命運,在他這里絕對不是一句空話。他的人生他的家庭也因讀書而變得不凡。
一書難求,他堅守著精神的這方凈土
“我有很多夢想,收藏的抗戰題材的圖書就有3000多本。在合適的日子開辦一些圖書專題展覽,讓更多的市民感受抗戰的歲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是我的一個想法。我的連環畫就有上萬冊。如今這些精美的插圖、圖文并茂的圖書,同樣可以為不同年紀的市民打開認識歷史、了解人生的一扇窗口。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建一座‘洗愚閣’,讓這個私家圖書藏樓為社區居民帶去更大的閱讀空間,帶去更多的精神食糧。”安建華娓娓道來。
他有一本1953年版的《不相識的小英雄》非常珍貴,市面上已經找不到這本連環畫的蹤跡。翻開這本連環畫,精美的插圖令人眼前一亮,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畫面都如此細膩而真實,帶給讀者美的享受。
有一次他從網上買到一套二月河的圖書,等到書寄來的時候,他意外發現這套圖書是二月河簽名的圖書,還有凌解放的印章。
“我是以舊書的價格買到了二月河老師親筆簽名的圖書,真是撿漏撿到寶貝了。我為此激動了好久。”安建華講述他與書的故事,令人欽佩不已。有的圖書里夾著一張黑白照片,或者一封情書,一張發黃的舊書發票,都會讓他駐足良久,這些都是書本原來的主人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一段無法忘卻的紀念。他對自己說,自己有幸收藏這些圖書,帶著它們主人的體溫,“權當我代為保管。每一封信一張照片我看過后都會放回原來放置的那一頁,保存這些記憶,保存一個個鮮活的年代里發生的故事。”
如今,安樓因棚戶區改造正在拆遷,安建華的藏書樓也在拆遷之列。推開大門,院子里的石榴樹撲撲簌簌掉落一地石榴花。他一個人靜靜地待在書房,聽著窗外工地機器轟鳴,他的目光定格在一地打包待運的圖書上。
從這里出發,這些浩浩蕩蕩浩如煙海的圖書,即將離開故居。如何為這個精神家園找一個棲身之地,是擺在安建華這個中年漢子面前最為急迫的事兒。
責任編輯:天中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