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港橋成“民心橋”
摘要:十多年來,村民出行稍有不慎就會掉落橋下,農忙季節更是發生了多起人和糧食掉落水里的事件,村民的生產生活非常不便。經勘察設計,大家決定新橋利用原橋墩用鋼筋縱橫扎網澆灌混凝土建成大梁橋面,設計承載量為50噸。閆樓村黨支部書記閆群紅墊支4萬元。看著平整寬闊的潘港橋,村民們由衷地笑了。
記者 梁靈芝 通訊員 劉亞宇
“這座橋建成了,往后咱從橋上過就不擔驚受怕了。”
“是啊,多年的心愿終于實現了,這橋咱應該叫‘民心橋’!”5月6日上午,新蔡縣陳店鎮閆樓村劉港涯村前的潘港橋建成竣工,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高興之情溢于言表。
潘港橋是生產橋,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是附近幾個村的主要出行道路。1980年,縣、鎮將損毀嚴重的橋推倒重建。由于設計標準低,加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過往車輛碾壓,橋面變得凸凹不平,部分橋面已坍塌。十多年來,村民出行稍有不慎就會掉落橋下,農忙季節更是發生了多起人和糧食掉落水里的事件,村民的生產生活非常不便。2017年春,村民劉建堂
建房,拉一車磚從橋
上經過時連車帶磚
掉進水里,花了3000
多元才打撈上來。
2017年夏,村里一養豬戶拉運飼料從橋上經過時也不慎掉進水里,損失1萬多元。
過橋難,成了劉港涯村村民的一塊心病。
出行不便,自然發展就難。潘港橋的修建牽動著鎮、村一班人的心。大伙兒商議后決定,修建一座新橋。
經勘察設計,大家決定新橋利用原橋墩用鋼筋縱橫扎網澆灌混凝土建成大梁橋面,設計承載量為50噸。
修橋需要錢,暫時沒錢怎么辦?閆樓村黨支部書記閆群紅墊支4萬元。
村干部馬不停蹄,拉來建筑材料,找來施工隊。
建橋是大家的事,施工期間,村民們紛紛出人出物,忙碌的工地上一片歡笑。
人心齊,泰山移。5月1日動工,5月6日新橋建成竣工。
看著平整寬闊的潘港橋,村民們由衷地笑了。
責任編輯: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