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四力”增強務實宣傳能力
摘要: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時代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普通的記者、編輯,要做到求真務實,善于知微見著,從滴水中看到太陽的光芒,以真情謳歌,以心御筆,譜寫時代進步的新篇章。新聞工作者只要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就能更好地為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服務,寫出更多無愧時代的精品佳作。
□程建明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在宣傳報道中,應提倡求真務實,堅持實事求是;在采編過程中,應力求文風樸實,實話實說。如何堅持務實宣傳,筆者認為,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在提升“四力”上下功夫。提升腳力,深入基層一線,摸清實情,了解真相;提升眼力,明辨是非,練就辨別是非真偽的“火眼金睛”;提升腦力,善于思考,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讀時代命題;提升筆力,博覽群書,開闊視野,勤學苦練,忠實記錄歷史發展的宏偉變化。
提升腳力,摸清實情,了解真相,掌握第一手資料
提升腳力,要走得遠。“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歷”,在路上心中才會有時代,在基層心中才會有群眾,在現場心中才會有感動。新聞不是坐在車上、飛機上編出來的,也不是宅在家里、守在辦公室想出來的。要采寫鮮活的新聞,發掘一般人不易發現的新聞,就要走出去,進企業、下車間、走社區、訪村民,深入基層,深入百姓之中。清華大學研究生魏華偉大學畢業后,主動到艾滋病重災村——河南省上蔡縣文樓村當大學生“村官”,后任文樓村黨支部書記,在他的帶領下,文樓村通過發展蔬菜種植、養殖業和發展小微企業等方式脫貧致富。魏華偉的感人事跡被記者發現后,記者經過深入采訪,掌握大量材料,報道了魏華偉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推出了一位可親可敬的當代青年典范。
提升腳力,要走得近。如果說走得遠是距離上的遠,走得近則是與采訪對象的近。與百姓走得近,才能沒有距離感,百姓才會與記者說實話,說掏心窩的話。記者不能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記者也不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記者的職業決定了記者要敢于為百姓鼓與呼,記者的稱號要求記者要做時代忠實的記錄者。走得近,深入基層一線,才能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
提升腳力,要走得勤。“腳力”是新聞報道的基礎,只有提升腳力,走得勤,才能采寫出“沾泥土”“帶露珠”的好新聞。對于很多事情的了解,不是去一次兩次就能弄清楚的;對于人物的把握,不是見一面兩面就能掌握的。對于要探究的事物和要了解的采訪對象,要不厭其煩勤走動,近距離接觸、多方位了解采訪對象的方方面面。有的記者堅持5年,9次登上開山島,記錄了王繼才、王仕花夫婦32年如一日守島、護島的先進事跡。有的記者14次登上雪域高原,9次跨越昆侖山、唐古拉山,4次沿青藏鐵路全線采訪,將中國鐵路工人百折不撓、攻堅克難的感人故事廣為傳頌。
走得遠、走得近、走得勤,是為了摸清實情,了解真相。只有走得遠,才能挖掘別人不易發現的新聞;只有走得近,才有人愿意與你說真話、訴實情;只有走得勤,才能不被表面現象迷惑,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走得遠、走得近、走得勤,都是務實宣傳的需要。
提升眼力,要看得清、看得準、看得透,能夠掌握基本事實無偏差
看得清,才能記錄得清。新聞采訪不能模模糊糊、馬馬虎虎,不能似是而非,新聞中不能過多地使用模糊語言,給人語焉不詳的感覺。清,是清楚、是清晰、是清醒。如描述一個人物,不能張冠李戴,李代桃僵;描述場景,不能不分季節,弄錯時間,混淆事實;描述事件,不能添油加醋,無中生有。
看得準,才能避免失實。看得準,要做到基本事實準確,基本數字精準。具體到新聞本身,人物、時間、事件過程及相關數字、人名、地名等都要看準,翔實記錄。新聞采訪要做到有的放矢,聚焦對標,不能“散光”、走偏。
看得透,才能把握本質。世事萬千,紛繁變化,記者要練就一雙慧眼,善于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世界局勢如敘利亞問題,外來文化對中華文明的侵蝕,房價問題,如此等等,記者要既能深入調查采訪,又要能跳出圈外去觀察,看透表面現象,把握本質,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有價值。
看得清、看得準、看得透,都是圍繞一個“實”字做文章。看得清才能看得準,看得準才能看得透,這是層層遞進的一個整體。
提升腦力,善于思考,實事求是,寫出有思想深度的新聞
提升腦力,最重要的是提升思考問題的深度。思想深度,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內涵。馬克思、恩格斯的偉大著作之所以為人稱道,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有很深的思想底蘊,通篇閃耀著思想光芒。要求思想有深度并不是排斥淺白,有些淺顯易懂的文章如淙淙細流,也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但作為一個成熟的新聞工作者,思考問題不能僅停留在表面,要學會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點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善于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思考。
提升腦力,最主要的是提升思考問題的廣度。記者、編輯不僅要成為新聞業務方面的專家,也要成為知識面廣泛的“雜家”。在具備思維專注力的同時,還要具備多向思維、逆向思維能力,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不要草草下定論、出結果。有些盲目推出的正面典型后來成為反面教材,除卻政治原因之外,與最初采訪時看得不清、不準、不透,思考不深、不全面有關。
提升腦力,最關鍵的是提升思考問題的高度。思想有高度,雖有高處不勝寒之感,但也唯其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才能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整體布局。新聞工作者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站位,要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高境界。新聞工作者的職責使命要求其有更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政治站位。2019年,普利策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華盛頓郵報》攝影師LorenzoTugnoli拍攝的也門戰事中的大饑荒,從人性的高度以平民視角呈現了“也門大饑荒中的溫情、平靜與破壞之間的相互交織”。
提升筆力,知微見著,求真務實,以心御筆,譜寫時代華章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提升筆力,需要博覽群書,博觀而約取;需要開闊視野,行萬里路;需要經常練筆,做到熟能生巧;需要勤于思考,做到思想博大精深。
作為新聞工作者,腳力、眼力、腦力的提升,最終都將通過筆力呈現,以一篇篇具有說服力的文章、一幅幅精美的圖片、一個個真實的鏡頭傳遞給讀者、觀眾。寫好文章,既要能夠知微見著、以小見大、舉輕若重,也要能夠提綱挈領、居高臨下、舉重若輕。毛澤東親筆為新華社撰寫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和鄧小平提出的“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雖一個氣勢宏偉,一個從小處著眼,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時代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普通的記者、編輯,要做到求真務實,善于知微見著,從滴水中看到太陽的光芒,以真情謳歌,以心御筆,譜寫時代進步的新篇章。
提升“四力”,謳歌時代,離不開務實宣傳;務實宣傳,需要提升“四力”。“四力”,既是構成本領能力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本領能力的方法路徑。不斷增強腳力,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才能更好增強眼力、腦力,把情況問題摸清楚,把好招實招提出來。邁進群眾的門檻容易,走進群眾的心坎兒不易。不斷增強筆力,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寫“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章,才能真正和群眾打成一片,更加接“地氣”、聚“人氣”。新聞工作者只要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就能更好地為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服務,寫出更多無愧時代的精品佳作。⑥2
(作者單位:駐馬店日報社)
責任編輯: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