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匠
□王太廣
木匠又叫木工,是為生產隊或社員家修建房屋、打造家具、維修農具的手藝人,非常受人尊重。
俺村有個木匠叫崔義亭。他中等身材,微胖,特別愛笑。他一笑,一口黃牙就露在外面,額頭上的皺紋像刀刻一樣呈現出來,給人一種滄桑感。經常給崔義亭搭檔的木匠是朱元清和徐老黑。
1970年,生產隊需要打一輛馬車,隊長李芳清決定把村西頭的幾棵楊樹、榆樹、槐樹伐下。伐樹是木匠精心設計、巧妙制作木器、施展精湛手藝的前提。
一棵棵樹被放倒,崔義亭、朱元清與徐老黑分別拿著鋸把樹杈鋸掉,又用錛 “嚓嚓”有節奏地削樹皮。削去皮的樹木,直挺挺地“躺”在地上,等待著木匠大顯身手。只見崔義亭額頭上冒著汗珠,不慌不忙地拿出鋼卷尺,按心中做馬車、轅桿、車廂、車幫、車把的準確尺寸下料。
在沒有電鋸的年代,鋸木頭是木匠的基本功。木匠將鋸成轱轆的木頭固定在一個地方,取來墨斗,打好線,再拿出大鋸,一下一下,一塊一塊,將木頭鋸成需要的形狀。
當車轅桿、車外把、車箱等部位的方木刨平后,就要開始“打榫”。交叉、接觸固定的部位不用釘子,這是我國木工古老而高超的技藝,最能體現木匠的技術水平。鑿好沖天眼非常關鍵。雖然榫口有墨線,但鑿的時候斧頭的輕重、木質的軟硬度、用力大小都不一樣。
在這方面,崔義亭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是鑿沖天眼時,要站成犀牛望月的姿勢,兩腳站穩,上身向后傾斜60度,仰起臉,眼光、鑿子、沖天眼都在一條直線上。同時,鑿把要捏緊,鑿刀要放到一定的斜度,斧頭要直線上敲,這樣鑿齒才能鉆進去鑿卯開洞。
很快,我們生產隊的馬車在幾位木匠的努力和社員們的配合下打好了。他們精湛的手藝令鄉親們佩服。
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們精鑿細刻的基本功。家家戶戶的長條凳、大小方桌、木椅子、木凳子等無不凝聚著木匠的心血和汗水,同時,也展現了木匠的技術水平。
當我看到一些帶有地方特色木制品的時候,內心會產生一種這樣的感慨:只有木匠的匠心獨運,才會有精美絕倫的建筑流傳于世;只有木匠的雙手打磨,才會有鄉村家園的生生不息;只有木匠的辛勤勞動,才會有蔥蘢鮮活的人間繁茂。
那些曾經給人們舒適與溫馨的日子,那些曾經慰藉人們靈魂與情感的甜蜜回憶,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珍藏在記憶的寶庫里。
責任編輯:律凱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