秫 秫
□王太廣
八月初,我與家人驅車到宿鴨湖西側看老莊臺時,發現路邊地里有一片秫秫。秫稈結實挺拔,像小竹竿一般。棵棵秫秫舉起紅彤彤的火把,一陣風吹來,飄起綠色的裙裾,像滿臉緋紅的姑娘婆娑起舞,由此開啟我關于秫秫的記憶閘門。
秫秫就是高粱,抗旱耐澇,尤其適應“春旱秋澇”的地方種植,因而成了我們家鄉名副其實的“鐵桿兒莊稼”。每到清明時節,社員們就在田地里撒下紅紅的秫秫種。種子吮吸大地的養分后,不幾天便鉆出一個個嫩綠的尖腦袋。過半個月后,田野里就長出了青翠欲滴的秫秫苗。
春天,草長鶯飛。秫秫苗周圍伴著星星點點的小草。這些小草不除,會影響秫秫的生長。社員們握著鋤頭,開始間苗、鋤草。等秫秫苗長到1米多高的時候,用鋤頭可能會傷及苗子,人們就不再鋤了。這時,站在高處放眼望去,那郁郁蔥蔥的秫秫在微風的吹拂下,掀起一輪又一輪的碧波,給田野增添了些許清新和壯美的詩意。
秫秫長到一人多高時,便開始抽穗、揚花。秫秫地里秧子草、星星草、節節草茂盛繁多。為了割這些青草,我們冒著酷暑,頂著滾滾熱浪,鉆進秫秫地里,悶熱難耐。秫秫地偶爾會有幾棵結了果實的打瓜(比西瓜小)秧,孩子們見了不是爭,就是搶。為了消暑,我們還挑選認為較甜的秫稈,用鐮刀從根部削去,因為秫稈的根部糖分多。我們往往將其從中部一砍,將下部的葉子剝光,熟練地用牙齒撕去外皮,像吃甘蔗一樣,大口大口地咀嚼著脆甜的瓤兒……也有人剝皮時劃破了手,我們就地取材,把秫稈上的葉子剝掉,莖稈的表面上有一層白粉,用指甲刮下敷到傷口上,就把血止住了。
秫秫即將成熟的時候,秫秫穗子紅彤彤的,像是撐起了一塊遮天蔽日的大紅布。前來欣賞景觀的是密密麻麻的麻雀,它們嘰嘰喳喳地站在穗頭啄秫秫籽吃,啄得秫秫一顫一顫的。我們搖秫稈,大聲吆喝,阻止麻雀靠近,但這邊攆了,它們又飛到另一邊。直到太陽落了山,麻雀歸了窩,我們才唱著“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的歌聲回家。
收獲秫秫時,天氣仍很炎熱。男勞力用镢頭或鐮刀把秫稈砍倒,田野里頓時空曠了許多。婦女們一人拿一把釤刀,割秫秫穗下的“莛子”。其他人捆秫稈和秫秫頭。我們小孩子跟著母親下地,不是忙著逮螞蚱,就是吃甜秫稈。到了收工時,自己專門挑一根最粗最長的秫稈,跑到地頭的路上,騎在襠下,再薅一棵黃麻做成鞭子,看誰跑得快,路上揚起了陣陣塵土。
秫秫渾身都是寶。秫秫粒去殼后稱“秫秫米”,可以用來蒸飯、做稀飯,磨成面可以做餅子、窩窩頭等面食。秫秫除供人們食用外,還是喂牲畜的好飼料。秫秫是制糖、提取淀粉和釀造白酒的上好原料。秫稈最上邊的一節莛子可以納鍋蓋。秫稈篾子可以編織成涼席、簍子、籃子和草帽。秫秫穗能扎成掃鍋臺的把子、掃地的笤帚等生活用品。秫稈可織成箔鋪房頂、搭棚子用。
記得有一位詩人曾這樣贊美秫秫:“頭頂紅帽搖一搖,身系綠帶好幾條。人們說它兩刀死,全身碎了不計較。”是啊!“全身碎了不計較”不正是故鄉的秫秫那種有著堅強生命力和正直、淳樸、樂觀向上品格的真實寫照嗎?那些吃苦耐勞、柔韌頑強、正直樸實、甘于奉獻的鄉親們不正像原野上那一棵棵秫秫嗎?
責任編輯:律凱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