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表到泌陽尋根問祖
摘要:為避戰亂父親流落他鄉江西老表到泌陽尋根問祖渴望早日找到自己的族人□全媒體記者 周心放 通訊員 李新本報訊 近日,《說泌陽》編輯部來了一名特殊的回鄉祭祖人,他叫李金
為避戰亂父親流落他鄉
江西老表到泌陽尋根問祖
渴望早日找到自己的族人
□全媒體記者 周心放 通訊員 李新
本報訊 近日,《說泌陽》編輯部來了一名特殊的回鄉祭祖人,他叫李金根,居住在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江益鎮紅林村,已來到泌陽快一星期了。他這次從江西開車專程來到泌陽,此行是懷揣著父親的遺愿和哥哥姐姐5人的囑托而來,目的為了尋根問祖,想找到自己的族人。他說父親給他起的名字叫“根”,就是為了讓他記住自己的根在泌陽,有朝一日找到自己的根。
他的父親叫李風山,1911年生于泌陽縣,1985年7月離世,生前是江西省永修縣江益鎮搬運隊工人。他姐弟5人,大姐李冬香,江益鎮人民醫院退休醫生。大哥李金生,江益鎮政府退休干部。二哥李金保,做綠化工程。三哥李金春,做土建工程。他是做防水工程的。
據李金根講,其父李風山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哥,下有一個弟弟。父親1925年被國民黨抓壯丁,后來隨部隊到了江西省永修縣。抗日戰爭勝利后,父親脫離國民黨隊伍,由于當時兵荒馬亂無法回鄉,便在永修縣落戶,1947年與他的母親結婚。成家后,先是在縣城開了間小茶館,1957年前后到現在的江益鎮落戶至今。
李金根有兩條尋親線索:一是他父親說他們姓李的這一支系,他父親是“風”字輩,下一輩是“金”字輩,再下一輩是“世(或士)”字輩。二是小時候他的父親經常給他講“滾磨成親”和“盤古造人”的傳說,由此推測,他們要尋找的親人應該在盤古山周圍鄉鎮。
李金根還說,他父親在世時由于身份特殊怕連累家鄉的親人一直沒有回來,現在距他父親離開家鄉94年了。盡管現在他們在江西省已經有了4代人,盡管現在他們口音是純粹的江西話,但他說他們姐弟每次在“籍貫”表格欄里填上“河南泌陽”時,都有一種無力的“浮萍感”。現在他的大哥大姐都已經70多歲了,李金根也已經56歲,他的哥姐多次催他來河南泌陽老家看看。值得一提的是李金根的網名叫“斷線的風箏”,由此可見,他多么想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親人,找回自己的根!
尋根問祖,是人的一種本性、一個情結、一份真情。尋根問祖的過程,也是尋夢之旅。它不僅僅是尋找族譜,尋找族群,尋找先祖,尋找親人,也是尋找家族之夢、民族之夢,更是一種家國情懷。
希望大家提供線索,讓李金根找到自己的根!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