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旺季疊加股市回暖 私募悄然開打人才爭奪戰
摘要: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面對股市的回暖,私募正在悄然儲備人才,一場人才搶奪戰已經拉開序幕。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面對股市的回暖,私募正在悄然儲備人才,一場人才搶奪戰已經拉開序幕。
日前,《證券日報》記者走訪發現,多家知名私募公開發布招聘通知,其中不乏百億元級私募機構,凱豐投資、星石投資、源樂晟、佑瑞持、樂瑞資記者進一步發現,多數私募在投研崗位的招聘最多,研究員、交易員(含量化交易)、產品經理等都是招聘的重點內容。
凱豐投資總經理王東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季度私募招聘熱情大漲,主要基于傳統招聘旺季疊加股市回暖所致,同時,投研和產品經理等崗位成為了招聘的主基調,主要原因在于投研人才是私募取得收益的首要因素;如果預期到市場回暖甚至進入牛市,產品架構設計、產品備案、市場營銷等工作會有大量需求。
一季度私募招聘熱情大漲
“私募基金經理招聘月薪在2萬元至5萬元,這還不算年終獎等其他收入,這個薪酬待遇算是行業中等水平以上了。”北京某私募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其實今年以來私募招聘的消息不少,什么崗位都有,連風控、財務、行政和公關崗位都是擴招,薪酬待遇都還不錯。在這些招聘的私募中,不乏有很多知名私募,管理規模都是百億元級以上。
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梳理發現,一季度北上廣深四地的私募機構都有不同條件要求的招聘,拋開PE和VC不算,僅股票型等不同策略的二級市場私募機構的招聘消息就不在少數。凱豐投資、星石投資、源樂晟、佑瑞持、樂瑞資產、暖流資產、千合資本、成陽資產、高毅資產、茂典資產、藍石資管等私募機構,在一季度都有擴充人員的跡象。
記者進一步發現,在這些私募招聘中,各種工作崗位都有所涉及,例如高毅資產,在合規、人力資源、軟件開發、投資者關系等崗位,都有招聘需求;此外,凱豐投資、星石投資、源樂晟等其他私募,在宏觀研究員、產品經理、交易員、業務助理等崗位都有不同條件的人才需求,且投研崗位成為了大家最為需求的重點內容。
凱豐投資總經理王東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季度私募招聘相對比較火爆,主要在于兩個因素:一是各類企業通常在春節之后都會啟動招聘,特別是二月份、三月份也是傳統的全年招聘旺季;二是私募招聘相對以往情況好一些,股市在經過了去年相對比較慘淡的行情后,今年一季度的各項宏觀數據可以看到有很多邊際改善因素在發生,投資者基于股市以及整個經濟的預期在改善。因此,很多私募在今年一季度加強投研實力,不斷招兵買馬,核心邏輯還是看多中國經濟。
星石投資則表示,今年以來對應屆生的人才招聘規模與去年持平。從去年秋招開始已經陸續招聘了3名行業研究員、1名助理策略師等崗位。
人才建設將是持久戰
從目前私募機構公開招聘信息來看,更多的是對長遠發展做準備。雖然今年一季度成為了私募招聘熱情集中期,但核心人才的儲備成為了共識。
在王東洋看來,私募要想取得好的業績,投研人才是首要基礎,包括投資經理、核心研究骨干。而產品經理成為招聘重點則是考慮到,如果預期市場回暖甚至進入牛市,產品架構設計、產品備案、市場營銷等工作會有大量需求。結合凱豐投資自身發展需要,投研和市場是今年公司內部重點建設的兩大主線;除了進一步加強投研融合、夯實投研實力之外,公司在市場方面也有所布局。
事實上,據悉凱豐投資在2018年行情低迷之際逆勢提前完成了人才布局,完成多個核心崗位的招聘。
從今年市場表現來看,私募機構一季度招聘普遍熱情較高,但全年的招聘是否還會持續火熱狀態?王東洋認為,持續火熱的可能性不會太高。他表示,人才建設是一個持續過程,通常企業都會在四季度做盤點和規劃,在一季度具體執行。今年一季度本來就是傳統招聘旺季,存在一個集中性爆發的因素,一般來講招聘熱度會集中在上半年。另外,未來越來越多的私募會更加重視人才培養,而不是過多吸引外部人才。
事實上,私募間的人才培養和獎罰機制也有所不同,以凱豐投資和星石投資為例,記者了解到,凱豐投資非常重視人才,特別是投研人員的培養,除了個別核心人才,絕大多數時候都不會引來外部人才,這樣會保持內部投研理念的一致性,提高團隊融合度和戰斗力。
星石投資的考核機制特點則在于“能上能下”,用業績貢獻進行考核,充分激發每個人的才能與活力,既有基金經理降為研究員的情況,也有新人因業績貢獻突出,工作兩年升職為基金經理的情況,團隊充滿活力。
星石投資認為,今年以來A股市場累積了不錯的漲幅,目前估值修復已經接近尾聲,市場短期休整之后將可能進入牛市的爆發階段。2019年無疑是不可忽視的播種時間,此時,價值投資者都應該珍惜這個機會,像儲備人才一樣儲備好股票。另外,頭部私募公司要加大投入保持自身優勢。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證券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