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集中托養為重殘人員家庭找到脫貧好路徑
摘要:托養一人 解脫一家 脫貧一戶 溫暖一方——上蔡集中托養為重殘人員家庭找到脫貧好路徑記者 陳 司 通訊員 宋永亮開欄的話金秋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華誕。7
托養一人 解脫一家 脫貧一戶 溫暖一方
——上蔡集中托養為重殘人員家庭找到脫貧好路徑
記者 陳 司 通訊員 宋永亮
開欄的話
金秋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華誕。
70年披荊斬棘,70年昂首奮進,中國人民正用智慧和汗水在人類發展史上書寫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壯麗史詩。
伴隨著新中國的發展,天中大地日新月異,碩果累累,壯美的時代畫卷正在展開。
為弘揚中國人民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立體化展示新中國70年來的偉大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輝煌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本報近日組織記者深入基層調研采訪,用心謳歌光輝歷程,用情展現人民奮斗,用功書寫精品力作。今日起開辟《壯麗七十年 奮斗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欄目,刊發記者從火熱發展一線發來的報道,激發干部群眾愛黨愛國的真摯情感,共奏新時代強音。
“今天是清明節,中午安排的主食是雞肉面片。我買的是雞胸脯肉,總共20斤,今天吃不完明天接著吃,俺這里天天不斷肉,生活好得很。有空調、有彩電、有免費的輪椅、有獨立衛生間,看病還不花啥錢。剛到這里時,有的還不習慣;現在,他們都把這里當成自己第二個家了!”
4月5日,陽光明媚,春風蕩漾,在上蔡縣和店鎮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以下簡稱托養中心),鎮殘聯理事長、中心負責人朱計劃,說起28名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在托養中心的幸福生活,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托養中心小院內閑坐的貧困戶和護工們,說起入住托養中心給他們個人與家庭帶來的改變,大家提及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多虧黨的好政策,才有了現如今的新生活。
和店鎮葛老村村民常彥玲,因少年時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雙手變形彎曲,看病時因服藥不當,又造成雙腿股骨頭壞死,這讓她完全喪失了自由行動和生活自理的能力。更為不幸的是,她與丈夫葛長分結婚后,在計劃生育第二個孩子時,不料因孕期高血壓又引發中風,從而落下個偏癱的后遺癥。
女兒上學需要花錢,自己看病也需要花錢,家里的柴、米、油、鹽更需要花錢,丈夫照顧她的吃喝拉撒又沒時間外出掙錢……正當一家人愁眉不展之時,上蔡縣實施的托養中心全覆蓋項目,幫助常彥玲家庭徹底走出了生活的陰霾。如今,常彥玲住在鎮里新建的托養中心,她丈夫葛長分也來到這里當護工。葛長分在照料妻子日常生活起居的同時,還照護同住室里另外一名重度殘疾人。吃住全免,每個月還能得到2000元的工資。葛長分感激地說:“這樣的好事,在過去連想都不敢。”
和店鎮托養中心是上蔡縣建設的第三批托養中心。大路李鄉栗莊村托養中心是上蔡縣第一批建成的6個托養中心之一。因車禍成了“植物人”的聶華堂,自幼患上腦癱的侯昴蛋,最早住進了距離他們家較近的栗莊村托養中心。因多年求醫看病導致他們債臺高筑,聶華堂的妻子黃翠英和侯昴蛋的母親駱榮煥,也分別于2016年隨同他們的親人來到托養中心,從事護工工作。
孩子上大學有補貼,家人看病不用愁,村集體經濟有分紅,當護工有工資。在過去,樸實堅強的黃翠英總是偷偷抹淚,說起現在,拔掉窮根的她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殘疾一個人,拖累一群人,致貧一家人”,是重度殘疾人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
上蔡縣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人口大縣,貧困人口基數較大。其中,持證殘疾人10261人,占全縣貧困人口的比重為13.2%,個別鄉鎮甚至高達17.8%,貧困程度深、所占比例高、脫貧難度大。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群,不僅因長期求醫問藥導致家庭陷于經濟困境,還因需要護理使家人失去勞務創收機會,依靠自身實現脫貧難上加難,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怎樣破解因殘致貧家庭脫貧難題?如何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把貧困老年人、殘疾人等作為群體攻堅重點,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到位?2016年5月開始,上蔡縣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上蔡試點探索、在全市逐步推開”的工作思路,積極創新,先行先試,探索建立了“縣級統籌、鄉村實施、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有效解決了重度殘疾人貧困家庭只能“輸血式”扶貧難以“造血式”脫貧的老大難問題,走出了一條重度殘疾人貧困家庭增收脫貧的新路徑。
夯實責任抓落實。該縣強化主體責任,建立了“黨委政府主導、扶貧殘聯主推、民政部門主管、衛計部門主陣地”的運作模式。明確聯動責任,扶貧、殘聯、民政、衛健體、人社、宣傳等部門,各司其職,通力配合。激發社會責任,鼓勵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和公益組織扶貧助殘。
“三個統一”促規范。在托養中心建設上,該縣依托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按照經濟、美觀、適用的原則進行建設。堅持統一規劃設計,整合鄉村衛生院(室)房屋資源,確定每個鄉、村級托養中心分別入住30名、10名以上人員的標準,試點建立托養中心6個。統一功能配置,托養中心建有住室、醫療室、康復室和廚房、餐廳、洗澡間及公共衛生間等,配備有多功能護理床、輪椅、康復器械等醫療設施以及餐飲、冷藏、收儲等生活設備。統一外觀風格,標識標牌、制度板面和護工服裝達到了一致化。
細化措施強管理。嚴格入住條件。托養中心明確規定,集中托養對象必須是本地建檔立卡貧困戶,二級以上殘疾且日常飲食起居不能自理的人員,按照“戶申請、村申報、鄉審批、縣備案”的程序嚴格準入。搞好醫護結合。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按照“一托二”原則選聘護工。每個托養中心根據規模,聘請1~2名廚師。護工和廚師從貧困戶中選聘。結合“互聯網+”健康扶貧模式,建立“每餐發藥、每日巡診、每季體檢”制度,做到了護理、醫療有保障。實行三級聯動。明確民政部門為日常管理主體,縣、鄉民政部門和村托養中心三級聯動,規范管理。
多元籌資保運營。上蔡縣堅持以財政資金為主、整合資金為輔、社會資金補充,建立了“縣級財政列支一部分、相關部門整合一部分、社會各界捐贈一部分”的資金整合機制,確保托養中心長期健康運行。
托養中心運營3年來,上蔡縣分三批共建成托養中心32個,已入住托養人員619人,全部符合條件;解放貧困家庭勞動力800多人,為貧困家庭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
“托養一個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上蔡縣探索建立的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評價。
2017年以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先后深入上蔡縣,對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工作進行調研,并給予高度評價。2017年10月,在中國殘聯、國務院扶貧辦聯合承辦的“關愛深度貧困殘疾人脫貧座談會”上,上蔡縣專門介紹了集中托養的經驗做法。2017年11月、12月和2018年5月,全市、全省、全國現場會相繼在上蔡縣和駐馬店市召開,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上蔡模式”在全市、全省和全國得以推廣。
3月10日,張海迪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說,全國要借鑒駐馬店(上蔡)“托養一人,解脫一家,脫貧一戶,溫暖一方”的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的經驗,加快完善重度殘疾人托養服務配套政策措施,完善資金保障制度,加快發展農村重度殘疾人托養服務,提高托養服務的專業化水平。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