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風險竟然“男女有別”
摘要:在腫瘤引發的風險方面,“性別歧視”真的存在。從全球癌癥發生的情況來看,0至75歲男性罹患惡性腫瘤的合計數量要比女性多出30%,也就是說,一個男性活到75歲,得
在腫瘤引發的風險方面,“性別歧視”真的存在。從全球癌癥發生的情況來看,0至75歲男性罹患惡性腫瘤的合計數量要比女性多出30%,也就是說,一個男性活到75歲,得惡性腫瘤的風險是女性的1.3倍。在中國,這個數字是1.5倍,美國為1.2倍。
女性總體患癌風險低
以中國人為例,女性一生的患癌風險要比男性低很多,相當于男性的50%到60%。
但是,有兩個年齡段的女性,患癌癥的風險高于男性,那就是15至39歲,高出50%,以及40至44歲,高出20%,其他年齡段的風險都低于男性,而且年齡越大,風險越低,到了65歲以后就只有男性的一半。
男性和女性患癌風險不同,身體構造起到一定的作用。生殖系統是癌癥的重要靶器官。年輕時期女性風險高的原因是由于在15至45歲年齡段,女性特有的宮頸癌,其他絕大部分是女性發病的乳腺癌,其總發病率出現了較大的額外增量。而男性特有癌癥中,只有前列腺癌屬于常見腫瘤,其高發年齡段在60歲以后。這個特點在大部分國家都存在。
男性患惡性腫瘤風險高
男性總體發病風險高于女性,主要原因是男女都會發生的常見惡性腫瘤中,男性的風險要高于女性。
從全球平均水平來看,消化道腫瘤的風險方面,男性明顯高于女性。比如,常見的肝癌和食管癌,男性一生中的患癌風險是女性的3倍,胃癌是女性的2.5倍,近年來迅猛增長的大腸癌和胰腺癌,男性比女性高50%;口咽部惡性腫瘤男女差異更大,男性的喉癌風險是女性的8倍,咽部腫瘤是女性的5倍,鼻咽癌是2.5倍,口腔癌是2倍多;泌尿系統惡性腫瘤里,男性的風險也高于女性,男性患膀胱癌的風險是女性的4倍多,腎癌是2倍。而全球高發的肺癌,男性是女性的2.5倍。
也有例外,目前在全世界急劇增長的甲狀腺癌的發生風險,女性要高得多,男性的風險只有女性的三分之一。
生活方式和職業差別造成
為什么絕大部分惡性腫瘤,男性比女性的風險更高?有很多解釋和猜想,但真正的原因還存在很多爭議。
人們比較容易觀察到的是男女在生活方式上的差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吸煙和飲酒;歐美國家中,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也超過女性。在中國,男性一半以上都是煙民,而一百個女性中的煙民最多不會超過5個。這些不良生活方式與腫瘤都有關系。英國有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男性的吸煙、飲酒和肥胖的比例降低到與女性一致的話,男性的總體癌癥發病率可以降低45%。
全球與腫瘤風險相關的另一個男女間顯著差異之處是職業暴露。由于男性和女性在體力上的不同,很多重體力、高暴露的勞動都由男性承擔,而這些勞動會更多地接觸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且重體力勞動又與一些長期慢性感染相關,加上他們中很多人都有吸煙、飲酒習慣,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會增加男性總體的腫瘤風險。常見腫瘤中與職業暴露相關的腫瘤也不少,比較典型的是肺癌、膀胱癌、皮膚癌等。
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與一些相關疾病,特別是癌癥前期病變的識別、診斷、治療和長期管理相關。一般來說,女性更容易關注自己的癥狀,更愿意去醫療機構就診,對治療和處理的依從性更好,干預效果也更好。相比之下,男性在這方面表現不佳。
女性有天然的“安全備胎”
科學家通過全基因檢查發現,男性癌癥中突變頻率高的基因往往位于X染色體上。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發現。男性的性染色體是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女性是兩條X染色體。由于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若抑癌基因發生突變或沉默,腫瘤的生長就難以遏制。而女性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有兩條X染色體,等于有了一個備份,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發生變異,另一條染色體上正常的基因還能發揮抑癌作用。換句話說,女性身上有個“安全備胎”在發揮作用,而男性沒有,發生一次變異就會中招,這就能夠解釋在男女共患的腫瘤中,女性安全度為何會高一些。
不過,惡性腫瘤的生物機制非常復雜,這只是科學家們觀察到的諸多現象和解釋之一,更深入的機制問題還需要做更多研究。這也提醒了科學家們,男性和女性的惡性腫瘤有可能非常不同,發病機理、發生發展各異,所以在研究中需要納入足夠的女性病例。將來有可能在治療中,男性和女性使用的藥物也不一樣。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鄭瑩/文)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