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國孩子長高的“功臣”
摘要:記者 張士軍資料圖作為行業第1個響應國家政策,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健康食品企業,伊利集團推出的“伊利營養2020”精準扶貧項目,是行業唯一同時獲
記者 張士軍
資料圖
作為行業第1個響應國家政策,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健康食品企業,伊利集團推出的“伊利營養2020”精準扶貧項目,是行業唯一同時獲得聯合國、國務院、社科院三大權威機構認可的精準扶貧案例。伊利探索出行業“立足產業、立體扶貧、精準擔當”的獨有模式,確立了生態、營養、安全、教育、文化5大戰略性公益支柱,引領行業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持續推進“無貧窮”“零饑餓”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地。
“牛奶很重要,從小讓孩子喝牛奶補鈣,現在身高已經超越父母了。”這是一名某高二學生家長對于孩子增高原因的解釋。
而牛奶作為餐桌的普通食品來說,在中國也是近20年的歷史。
資料圖
牛奶成為百姓餐桌必備
從古代到近代,牛奶從未成為中國百姓餐桌上的普通食物(部分少數民族除外),這與其產量及保存技術有密切的關系。上古至中世紀,記載中國傳統食品史書中沒有提及到奶制品,而牛主要作為耕作工具,北方游牧民族的原料也并非牛奶,而是羊奶和馬奶。
由于牛奶中含有乳糖,需要乳糖酶分解吸收。而實際上,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二的人缺乏乳糖酶,中國人更有80%以上缺乏乳糖酶。因此,牛奶在中國餐桌上出現的歷史是少之又少。
而到近代,中國經濟較為落后,牛奶價格較高,牛奶也未成為普通的食物。是“做月子”、看望病人時的保健奢侈品。
2001年到2010年,隨著經濟及技術的發展,中國人口的飲食正在發生變化。大中城市奶類消費正在從保健食品轉向生活必需品,消費結構和方式出現了積極的變化,奶類消費在居民消費支出中所占比重穩步上升。中國乳業的銷售額翻了10翻以上,奶類逐漸成為家家戶戶的餐桌必備。
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成為當時響遍大江南北、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擁有營養成分齊全、營養價值高的牛奶成為父母給孩子增高的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
資料圖
日本學生每天一杯牛奶 身高增速已超中國
2015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100年(1914年—2014年)全球人口身高數據,報告顯示東北亞地區的排名:韓國174.9㎝排在第52位,中國171.8㎝排在第93位,日本170.8㎝被甩出了100名以外。
雖然中國以1厘米只差贏過了日本,但不過在這個排行榜數據背后,還有一個參考因素:身高的增長速度。中國男性100年間,身高增長了10.86厘米;日本男性100年間,身高增長了14.65厘米在過去100年,多數國家像中國一樣在“長高”,但與日本相比,中國明顯長得慢,更趕不上身高增速全球第一的韓國了
1950年,日本掀起“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運動。在中小學供餐中為學生提供牛奶。據權威統計,日本的孩子在1960年到1975年的十年間,青少年男女平均身高分別增長了2.8厘米(男)和2.5厘米(女),被譽為人類體質發展史上的奇跡。
如今,日本學生仍雷打不動要喝一杯“課間奶”。每天早上10點左右,全日本從幼兒園到初三年級的孩子,都會喝到一杯新鮮的牛奶,年齡不同喝的量不同,從200毫升到400毫升不等。
資料圖
道阻且長的乳業發展
2000年,我國學生飲用奶計劃部際協調管理機構成立,學生飲用奶計劃在中國正式啟動。該項計劃目的是通過在課間向在校中小學生提供一份優質牛奶,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并培養他們合理的膳食習慣。
“學生飲用奶計劃”首先起步于大城市,后向中小城市推進,農村基本是空白,尤其是貧困地區。2011年10月,國家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后,帶有“中國學生飲用奶”標志的牛奶走進鄉村學校,推廣范圍迅速擴大。
目前,學生飲用奶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萬多所學校。2016年全國在校日均供應量達到1517萬份,惠及2000多萬學生。
牛奶走進千家萬戶,中國的乳制品產業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發展,2011至2015年,中國乳制品消費量從2481萬噸增至2958萬噸。但我國每日攝入量能達到300克及以上的公眾卻只有22.5%,近八成公眾每天的乳制品攝入量達不到標準。
據悉,截止目前,“伊利營養2020” 累計投入5200萬元,覆蓋全國25個省區、130個市縣,受益人口約60萬人。“伊利營養2020”已探索出“立足產業、立體扶貧、精準擔當”的獨有模式,“精準”深耕“三區三州”等扶貧重點區域;“精準”探索健康扶貧與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等相結合的專業扶貧機制,持續幫助扶貧對象穩定脫貧、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真正實現。
其河南省(我省)累計捐贈31334件(752016盒)價值188萬的伊利學生奶。深入貧困鄉鎮村,聚焦精準扶貧,幫助貧困地區青少年兒童提升營養水平,實現健康成長。
《2018年中國人奶商指數報告》中顯示,僅有43.1%的公眾意識到每天喝奶量要達到300克及以上。中國所有城市攝入量均不達標。哈爾濱的乳制品實際攝入量最高,平均每日攝入292克天津、上海、杭州、石家莊、深圳的實際攝入量也都在240克及以上,其它14個城市則全部低于平均水平。
1990年,中國中國人均奶類消費量僅為4.2公斤,2017年達到人均36.2公斤,但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表示,中國奶業仍然面臨著產品供需結構不平衡、產業競爭力不強、消費培育不足等突出問題。目前,中國牛奶的消費水平還不高,奶業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
中國社科院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鐘宏武指出,伊利營養2020精準扶貧項目已經形成了可信、可行、可學的操作模式,值得中國企業學習和借鑒。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