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夜校
摘要:□王太廣新中國成立后,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掃除文盲運動。村村辦起了掃盲夜校,讓不少文盲學會了識字、寫字。農村夜校的主要任務是識字,也兼學一些農業常識、算術,課前課
□王太廣
新中國成立后,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掃除文盲運動。村村辦起了掃盲夜校,讓不少文盲學會了識字、寫字。
農村夜校的主要任務是識字,也兼學一些農業常識、算術,課前課后還教唱歌曲。夜校的老師一般是由本村有文化的先生或小學教師擔任。每位學員都有一本汝南縣文教局統一印刷的《農民識字課本》。第一課是“人、手、足”,第二課是“田、地、石”,到后邊就多了,是“日、月、水、火”,還有“口、眼、耳、鼻”,再到后邊就是一些莊稼的名稱了,“小麥、玉米、谷子、大豆、花生”等。除了這些,還有農具的名稱,“犁、鏤、鋤、耙、鐮刀、扁擔”等。課本上的內容大都是從農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進行編寫的,實用性很強,能夠激發農民的學習興趣。
開始時大部分學員學習都很認真。老師首先從數字“一、二、三”教起。當教“一”時,老師就順手指門后邊的門杠。結果第二天晚上復習時,老師問婁紀英大嬸“一”是什么字時,她回答“門杠”。老師糾正說是“一”,她說“不對!”隨手掏出一角錢讓老師看,說:“你教的一是橫的,這上邊的一是站著的。”老師只好耐心地解釋。
俺村的掃盲老師李維忠,總結了一套很受夜校學員歡迎的識字方法。他參考小學課本,自己編寫教材,把生字寫在紙板上,一節課可以教十幾個生字。比如他在教“花”字時,先教大家讀,再教大家寫,會寫了再讓大家用“花”組詞。大家七嘴八舌,“花葉、花朵、花開、花落、花香、花生……”所組的詞中又帶出了許多生字。大伙兒不僅會念會寫了,也會組詞造句了。這種方法易懂易記,很受學員歡迎。
俺村辦的夜校之所以有吸引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只要到夜校學習的都記工分。這一招極大地調動了社員們學知識、學文化的積極性。有的吃罷晚飯就趕緊往夜校跑。夜校采取能者為師的教學方法,不僅有老師教,還有親教親、鄰教鄰、妹教嫂、嫂教哥、母教夫、夫妻互教、小孩教大人等互幫互學。幾年下來,不少青年、壯年、老年人經過在夜校學習后有的能讀書、會看報,有的能寫收條、借條了,有的會寫信了,還有的當上了記工員。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夜校被解散了。1974年,全國學習“小靳莊”開始辦政治夜校。俺村剛退伍的軍人張本福當上政治夜校輔導員后,首先把生產隊文化室布置了一番。
他用紅紙書寫毛主席語錄,貼上“學習計劃”、“學習園地”。讓木匠做一塊大木板,油漆之后當黑板。他編寫《農民政治夜校》課本,在水屯公社革委會辦公室油印了50本,還給每個社員買了作業本和鉛筆、圓珠筆。
晚飯后,社員們陸續趕到文化室。隊長先給大家開會,然后讓張本福講課。張本福指著黑板上早已寫好的《列寧語錄》:“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他念一遍讓社員們跟著讀一遍,由于內容少,沒教幾遍,大家就會背了。等到張本福把準備好的紙和筆發給大家時,發現靠著墻壁的社員們大多已進入了夢鄉……
王太廣專欄:
回望鄉村
主要內容:回望鄉村風貌,講述鄉土故事,傳承天中文化,揭示深刻內涵。
個人簡介:王太廣,河南汝南人。生于農村,飽嘗生活艱辛,他的作品通俗自然親切。多篇作品在《人民日報》、《文藝報》、《作家文摘》等報刊上發表,《駐馬店日報》、《天中晚報》分別開有專欄。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