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艷艷:巾幗花開紅艷艷
摘要:記者 丁 振有這樣一群特別的姑娘,她們不嫌臟不嫌累地走在脫貧攻堅一線,用青春和汗水鋪就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路。西平縣委宣傳部駐二郎鎮二郎村第一書記焦艷艷就是其中一員
記者 丁 振
有這樣一群特別的姑娘,她們不嫌臟不嫌累地走在脫貧攻堅一線,用青春和汗水鋪就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路。西平縣委宣傳部駐二郎鎮二郎村第一書記焦艷艷就是其中一員。
生于1982年的焦艷艷雖然是一名“80后”,但她志向不輸男兒、干勁不輸男兒、成績不輸男兒,先后到出山鎮狄莊村、二郎鎮二郎村兩地,扛起了“第一書記”這面大旗,并連續4年投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工作中。
“既然駐村了,就要靜下心,立志根植廣袤大地,誓做群眾貼心人,干出成績……”這是她的第一篇駐村日記,也從此開始了駐村第一書記的生活……
2015年9月,西平縣出山鎮狄莊村來了一位女第一書記,這個消息在村里一下子炸開了鍋。
瘦弱的身材、白皙的面龐,說起話來柔聲細語,典型的城市小清新形象,這是焦艷艷給村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聽說她還是生于1982年的“80后”,村民們感到好奇的同時,更多的是疑慮:這樣一個嬌弱的城里小妮子,能給咱村帶來啥變化?
狄莊村地處西平和舞鋼交界地,地理位置偏僻,村莊分布偏遠,居住零散,全村轄8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463戶1753人,群眾增收渠道少,生產生活落后于全縣平均水平。
初來乍到,看到村里破舊的民居、泥濘的村組道路、滯后的農村經濟、匱乏的文化生活……焦艷艷在村里的第一晚是無眠的。孤燈殘影下,她這樣寫道:“既然駐村了,就要靜下心,立志根植廣袤大地,誓做群眾貼心人,干出成績……”
“要讓群眾認可,不僅要把群眾當‘家人’,更要把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行不行事上看,這是老百姓常說的一句話。焦艷艷讓村民們看到,她這個城里來的姑娘,一點也不比男人差,干起事來雷厲風行、一絲不茍。
為盡快了解狄莊村的情況,焦艷艷迅速調整狀態、轉變角色,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談心,聆聽他們的呼聲。短短兩個月,她已全面了解村情民意。
通過大量走訪,焦艷艷發現狄莊村和韓莊、小張莊、柴火溝3個自然村都不通公路,村民出行的艱辛,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深有體會。了解情況后,她把著力點放在強基礎、辦實事、解難事上。
接著,焦艷艷多次向縣、鎮有關部門匯報、溝通、協調,通過不懈努力,投資300多萬元建成了5.7公里的水泥路,結束了村里不通水泥路的歷史。
“對村民而言,一條路也許就是一生的等待;對我而言,這短短5.7公里的路卻是與村民溝通的一座連心橋。”焦艷艷在駐村日記中這樣寫道。
為加強村基礎設施建設,一年多時間,焦艷艷多方協調項目和資金,為村里裝上了體育健身器材,新建了小游園和公廁,建成了安全飲水工程。
依托狄莊村水產養殖傳統產業基礎,焦艷艷采取“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工作思路,村里自籌資金近100萬元,將廢棄多年的坑塘改造成230畝水面的水產養殖基地,并通過專業合作社,帶動眾多貧困戶參與經營創業,提供了增收途徑。
“只要真心下沉,沒有虛情假意,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就會把我們當親人。”
腳下多沾些泥巴,心中才能常念百姓。自駐村以來,焦艷艷深入農戶親身感受農戶之苦,把群眾的事始終放在心上。
為全面察民情、解民意、化民怨,焦艷艷帶著14名村組干部,頂烈日酷暑、冒風雪嚴寒,村不漏組、組不漏戶,在全村開展大走訪和大化解活動,排查出矛盾糾紛40多起,全部得以化解。
2017年10月28日晚9時許,貧困戶劉奶奶突發疾病到村委求助,正要休息的焦艷艷趕緊和幫扶隊員一起展開緊急救治,聯系縣人民醫院派救護車火速趕到村委,對老人進行施救。事后,這個感人事跡先后被省、市媒體多方宣傳報道。
2018年1月22日上午,焦艷艷拖著連續3天高燒的虛弱身體,到貧困戶楊志賓家動員危房改造工作。路遇一泥坑時,她不小心摔倒了,衣服、鞋子上全是泥漿。爬起來后,她穿著濕透的棉衣趕到楊志賓家,直到把工作做通做好,才回家換衣服,隨后又馬不停蹄地趕回村委召開迎檢會議。
去年冬天,狄莊村遭遇了一場暴雪,天還沒亮,焦艷艷打開屋門,就見一位大叔在村委院里掃雪。大叔憨厚地解釋:“我看雪厚,怕你出來不方便,就幫著在院里鏟一條路。”到貧困戶家里清掃積雪時,一位大娘拉著焦艷艷的手說:“閨女,天這么冷,你這么瘦弱單薄,我把俺家的電暖氣給你搬過去吧!”
愛總會有收獲。村里群眾一個溫暖的舉動、一句肺腑的話語,讓焦艷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暖意和堅持的力量。
“對不起我的愛人、我的親人,我很愧疚,但是脫貧攻堅這項工作不能耽擱。”
作為全縣被派駐最遠的一位女書記,焦艷艷不僅挑戰著身體透支的極限,也忍受著對家人愧疚的煎熬。
由于長期在村里忙,焦艷艷難得回家一次,丈夫當初也很不理解。一次,丈夫不請自來,到村里看望她。趁著午飯前的一小段時間,焦艷艷帶丈夫到最遠的一個村莊轉轉。
夫妻倆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走了近2公里,看著鄉親還住著破舊的房子,聽著鄉親聲聲質樸的問候,丈夫感慨地說:“我懂你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那一刻,焦艷艷再也無法控制情緒,心中的堅強瞬間垮塌,眼淚奪眶而出。
丈夫能理解,但委屈最多的還是年幼的孩子。平時在村里,焦艷艷根本不敢給孩子打電話。每次打電話,孩子總會哭著問:“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
聲聲催淚,句句戳心。為了能陪伴孩子,彌補對孩子的虧欠,她甚至動了把孩子轉到狄莊小學上學的念頭。
駐村是艱苦的,但有苦也有樂。對于一個對生活充滿情調的“80后”,焦艷艷將駐村的日子過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她收養了一只流浪狗,自己顧不上吃飯,哪怕是餅干也要喂它一口;在斜陽暖照的山坡,她喜歡踩著厚厚的落葉,聽那“沙沙”的聲音;在深藍的夜空,她癡迷于璀璨奪目的繁星;在秋高氣爽的季節,她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心儀已久的螢火蟲……
2018年3月,縣里統一調整,焦艷艷被調整到二郎鎮二郎村任第一書記。臨走時,狄莊村的老百姓拉著她的手淚水漣漣,怎么也舍不得她走。還有群眾自發為她送來了錦旗,甚至有群眾打來電話說,想她了,讓她?;厝タ纯?hellip;…
新的戰場,新的挑戰。面對新任務,焦艷艷青春激揚,放飛著自己新的夢想。在二郎村任第一書記一年來,二郎村各項工作由后進村逐漸變成先進村,經濟社會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焦艷艷也先后被評為省、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年度考核優秀。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