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飲食宜“三多三少”
摘要:春天飲食宜“三多三少”多吃甜。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大棗、山
春天飲食宜“三多三少”
多吃甜。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大棗、山藥。
多喝水。春季養生重在養肝,平時多喝水可增加血液循環,有利于養肝,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此外,補水還有利于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而適量飲茶,可提神解困。若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有助于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升發,疏散瘀滯。
多吃蔬菜。春季人們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癥和某些皮膚病等,因此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以便營養均衡,身體健康。
少吃酸。春為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腎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
少吃油膩刺激食物。春季飲食宜清溫平淡,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食后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姜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少吃寒涼食物。寒涼的食物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特別是生冷的東西如冰淇淋等,否則,會將寒氣聚集在體內,導致夏季脾虛,帶來一系列不適。
春天吃豆勝過吃肉
在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黃豆的高蛋白可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其蛋白質含量為35%~40%,所以黃豆被譽為“田中之肉”“植物蛋白之王”“綠色牛奶”。
豆類蛋白質中富含賴氨酸,是與谷類蛋白質(谷類蛋白質中賴氨酸比例低)互補的理想食品。大豆的脂肪含量為15%~2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5%,亞油酸高達50%,此外還含有較多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磷脂。如果再和雜豆搭配起來,互補,營養更為豐富。
先說說龐大的豆類隊伍中的黃豆,黃豆中除了具有高蛋白質、高不飽和脂肪酸的特點外,還含有一定量的B族維生素及鈣、鐵、磷、鉀、鈉、鎂、鋅等微量元素。黃豆的營養成分可為腦細胞的生長發育提供充分的原料,保持腦細胞更新的順利進行。另外,豆類提供的鈣可改善骨密度,促進骨骼健康。
因此,利用豆類蛋白在日常生活中替代部分動物性蛋白質,可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過量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預防高血壓,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干豆中除了黃豆這一類比較特殊的豆類,還有雜豆,比如綠豆、紅豆等,它們不同于黃豆,黃豆中主要的特點是蛋白質含量高,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吃肉,而雜豆主要是淀粉,可以算作一種主食。它們和黃豆是好搭檔,合體成為“營養炸彈”。
春季祛濕湯健脾益氣
材料:五指毛桃50克、薏米30克、茯苓30克、眉豆20克、瘦肉200克、生姜3片。
烹調方法:先將五指毛桃、薏米、茯苓、眉豆洗凈后稍加浸泡,瘦肉洗凈,切大塊,生姜切薄片;將所有的材料放入鍋內,加入20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轉中小火煲約1個小時,加入食鹽調味食用。
湯品點評:五指毛桃又稱南芪,有益氣的作用,有助于春天陽氣上升,雖比黃芪的益氣效果差一點,但不如黃芪溫燥,不易上火,且氣味芬芳,還兼具祛濕通絡的功效,非常適合煲湯。薏米、茯苓、眉豆是家庭常用的健脾祛濕的食材,將五指毛桃與它們相配,有較好的健脾益氣、祛濕消腫的作用,適合于一般人群日常保健,尤其是脾虛體濕人群,同時對于春季、回南天祛濕亦是不二的選擇。
春季養生不主張大量進補
春季飲食要注意清淡,不要過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另外,春季飲食要根據個人體質進行選擇,健康人群不主張大量進補。
早春時還應該多吃一些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肉、雞肉、魚類、蝦等,這些食物中富含蛋氨酸,這種物質能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還有應該多補充一些高能量的食物。除了米、面、雜糧以外,還可以多吃一些豆類、乳類、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補充足夠的能量物質。
根據春天陽氣生發的特點,春季的進補應該以輕松疏散之品為宜,滋膩之品為忌。應選擇平補、清補的飲食,提高正氣,清化郁熱。大米、小米、薏仁米、蕎麥、黑芝麻、豇豆、扁豆、黃豆、赤豆、豆漿、山藥、大棗、核桃、栗子等,性質平和,具有補脾益氣好處。春天要注意少吃寒涼、油膩、難消化的食品。
一定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白菜、油菜、西紅柿和柑橘、檸檬等新鮮果蔬,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蘿卜、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富含維生素E的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據人民網)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