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鍛煉治不好骨關節炎
摘要: 郭仲華“我的病能練跪爬嗎?”今年51歲的田阿姨到中醫院骨科門診咨詢醫生。詢問病史得知,她年齡雖不大,但膝關節疼痛卻3年有余了,曾在某醫院就診經拍X線片診斷
郭仲華
“我的病能練跪爬嗎?”今年51歲的田阿姨到中醫院骨科門診咨詢醫生。詢問病史得知,她年齡雖不大,但膝關節疼痛卻3年有余了,曾在某醫院就診經拍X線片診斷為膝骨關節炎。最近,她從網上看到在床上或地上練跪爬活動每天半小時,可以治療此病,為此她堅持了大半月,但疼痛不僅不緩解,連走路也有些困難。骨科醫生檢查后,又結合她的X線片,顯示骨質退化增生,診斷為重度骨關節炎。醫生告訴她,練跪爬鍛煉并不好,不僅治不了病,可能還會傷害膝關節。
爬行鍛煉的來源
爬行健身起源于網絡上一些“健身達人”的言傳身教,是一種模仿四肢爬行動物行走的方法。其方法主要分跪爬和手足爬兩種姿勢,跪爬是以兩手著地,手膝交替依次爬行的方法,兩膝須著地;而手足爬是以兩手和兩腳著地,手足交替依次爬行的方法,膝關節不著地,但需要屈曲。據網上介紹長期練此法,不僅可強身健體,還可治療許多疾病,如膝關節增生、關節積液、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
骨關節炎病因多
膝骨關節炎并非簡單的血液循環不足或缺乏運動等所致。許多研究發現,該病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以關節疾病為主要癥狀的退行性疾病。病因較復雜且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好發于中老年人群,發病率高,65歲以上的人群50%以上為骨關節炎患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及壓痛、關節活動受限、關節變形、大腿肌肉萎縮,X線檢查可顯示骨關節增生、長骨刺。
爬行鍛煉要慎用
膝關節爬行鍛煉雖然手腳并用,分擔了部分體重,看似不像站立行走那樣受力大,但都離不開膝關節屈曲受力的動作。畢竟人和動物有區別,人體雙下肢較長,在爬行時膝關節要屈曲,不可能伸直行走,由于膝屈曲時,膝前方韌帶被動牽拉,髕骨(俗稱膝蓋骨)與股骨關節面緊密緊貼,形成了一個受力的支點,使局部又產生了很大的壓應力,相當于做全蹲或半蹲的姿勢,這對軟骨有摩擦和磨損,很容易產生缺血、變性、炎癥,加劇軟骨退化。因此,爬行鍛煉對正常人健身可能有一定益處,可改善頸腰部椎間盤受力,緩解肌肉韌帶的緊張,從而預防腰背部肌肉勞損,但對骨關節炎患者的軟骨有一定傷害。田阿姨的膝關節本來不好,跪爬鍛煉則進一步加劇膝關節的勞損,導致疼痛無力,病情加重。
功能鍛煉須練肌肉
功能鍛煉該練啥?功能鍛煉或運動療法對骨關節炎患者非常有用,不少中老年人患病由于關節疼痛,大腿肌肉萎縮,走路更少了,上下樓很困難。研究發現,由于膝骨關節炎患者的屈膝、伸膝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從而降低了膝關節的穩定性。如果能持之以恒進行大腿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和直腿抬高鍛煉,可大大增強大腿股四頭肌張力,從而增加關節穩定性。因此,功能鍛煉應著眼于肌肉力量的恢復。
防治與功能鍛煉應結合
膝骨關節炎屬于“膝痹”,采用中醫治療有良效。患者日常要注意保護膝關節,避免關節過度運動、扭傷、受風寒等。此外,不妨進行以下方法進行自我功能鍛煉:①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即膝關節半屈曲位用力伸直下肢;②直腿抬高鍛煉,可在睡前或起床時交替練習,先抬高10秒鐘,再放下休息5秒鐘;③股內側肌鍛煉,方法是:坐位,雙下肢伸直,雙膝中間放一枕,雙足并齊,雙膝用力夾緊軟枕。每種方法,每日2次,每次15~20次。只有防治配合功能鍛煉,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田阿姨在醫生指導下,采用中醫針灸、電磁療、中藥熏洗治療,配合股四頭肌自我功能鍛煉,并盡量節省關節使用,預防風寒。兩周后門診復查,膝關節也不痛了,感覺比過去走路腿上有勁了。(郭仲華)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