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火,能保健也能治病
摘要:劉完素是金代名醫,因常年定居河北河間并在周邊一帶行醫,被尊稱為“河間先生”。劉完素一生救死扶傷,恩德所至之處,當地百姓紛紛建起祠廟以紀念,成為四方的精
劉完素是金代名醫,因常年定居河北河間并在周邊一帶行醫,被尊稱為“河間先生”。劉完素一生救死扶傷,恩德所至之處,當地百姓紛紛建起祠廟以紀念,成為四方的精神寄托。千百年來,以河間為中心,流傳著很多頗具傳奇色彩的劉完素治病救人的故事,讓人為之驚嘆感懷。
公元1147年(金皇統元年)仲夏,尚書右丞相韓企先被金熙宗晉升為濮王,賜宴三日。怎料,未出三天,韓企先卻得了一種“怪病”,發熱口渴、煩躁不安、小便不暢。家人四處求醫,熙宗也派太醫前來診治,無奈近百劑藥下去,病勢有增無減,于是只好在城門懸榜求醫。此時,正在京城采購藥材的劉完素看見了榜文,覺得對此病頗有把握,便揭榜入王府為韓企先診治。經過按脈察色后,劉完素認為韓企先所得之病為夏季感受了濕熱所致,必須使用清熱瀉火利濕的寒涼之劑,遂以三帖六一散治好了韓企先的“怪病”。六一散由滑石、甘草兩味藥物組成,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十分贊賞劉完素的六一散,稱之為“凡人之仙藥”。
劉完素之所以能夠治好韓企先的“怪病”,與他所獨創的“火熱論”是分不開的,他認為臨床上很多疾病都是火熱所導致的,因而喜歡用寒涼藥物來治療疾病。中醫學認為,人體受自然界的影響,當人體感受外界的熱太過,熱就會化火,成為邪氣,即“外火”。當人體內部陰陽失去平衡后,也會導致“內火”產生,常常會出現眼睛紅腫、口腔潰瘍、尿黃便秘、牙痛咽痛等癥狀。在氣候干燥或暑濕之季,“內火”往往與“外火”相互勾結,人體便更易發生上火的現象。
針對火熱病,劉完素創制了很多名方,取效甚佳,比如防風通圣散就是至今都被大家所使用的方子,民間更是有“有病無病,防風通圣”之說。防風通圣散由防風、連翹、麻黃、薄荷、石膏、黃芩等組成,具有疏風清熱、解表通里的作用,治療表里內外的實熱之證,如各類炎癥、皮膚瘡瘍、便秘痔瘡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方具有攻下邪熱的作用,對于一些脾胃虛寒、腹瀉便溏等虛證則不可使用。
結合現代,劉完素的火熱論應得到借鑒,大家要重視“清火”對于防病治病的重要性。針對老百姓而言,日常生活中熬制清火藥膳或堅持按摩具有清火功效的穴位,也能收到與“六一散”“防風通圣散”一樣的保健治病效果。這里給大家推薦兩個方法:
1.喝梔子蓮甘飲。甘蔗汁、蘿卜汁各150毫升,梔子15克,蓮子30克,百合100克。將梔子煮汁,蓮子、百合煮爛,后入甘蔗汁、蘿卜汁、梔子汁備用,每天臨睡前服用1杯。此方具有瀉火除煩滋陰之功,適用于口燥咽干、面赤舌紅、手足心熱等癥,平時也可作為代茶飲。
2.按液門穴。液門穴位于手背部,在無名指與小指縫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因有升清降濁、清熱瀉火之功,被稱作人體隨身攜帶的“牛黃解毒片”,可于每晚睡前按揉液門穴3~5分鐘,長期堅持有效。▲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