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孩子睡眠時長不達標 誰“偷”走了孩子的睡眠
摘要: 62.9%的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8小時,初高中生這一比例更高。在昨天舉行的2019年世界睡眠日大型科普啟動會上,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了《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
62.9%的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8小時,初高中生這一比例更高。在昨天舉行的2019年世界睡眠日大型科普啟動會上,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了《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提醒全社會關注孩子們的睡眠問題。
六成孩子睡眠時長不達標
2017年小學至高中階段的人口數量為1.85億人,規模龐大。“00后”是伴隨中國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電子童年”和“電子青春期”讓“00后”展現出很多前所未有的成長特質。在青少年兒童中,網民占比約為85.7%,而與此相關的青少年的睡眠問題已引起全社會關注。
《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近7萬人中進行了一次線上調查,被調查對象主要是6至17歲青少年兒童。調查通過對青少年的睡眠時長、睡眠障礙、醒后狀態分析后,得出結論:我國青少年兒童的睡眠狀況評分為67.14分。
“這是一個剛剛及格的分數。”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高雪梅教授稱。調查顯示,周一至周四晚上23點仍有8.64%的學生忙于作業。6至12周歲孩子的睡眠時長應該在9至10小時,13至17周歲的青少年睡眠時長應在8至9小時。而調查卻顯示;我國有62.9%的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8小時,13至17周歲的青少年(初高中階段)睡眠時長不足8小時的占比達81.2%,而6至12周歲孩子的這一比例則為32.2%。“這足以說明,青少年兒童普遍睡眠不足,睡眠時長年齡差異顯著。”高雪梅說。
北京的孩子睡得最好
白皮書顯示:我國青少年睡眠狀況不佳,但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要稍好于西部地區。各省區市睡眠狀況評分顯示:北京、浙江和廣西三地青少年的睡眠狀況位居前三位。其中北京青少年睡眠時長超過8小時的人群占比為53.6%;浙江、廣西、上海、湖南、四川青少年睡眠時長超過8小時的人群占比處于40%至50%之間;福建、廣東、吉林、重慶、山東、云南、江西、湖北、天津、河南的青少年睡眠時長超過8小時的比例處于35%至40%之間;江蘇、貴州、安徽三地青少年睡眠時長超8小時的人群占比處于30%至35%之間;遼寧、甘肅、新疆、黑龍江、陜西、山西、內蒙古和寧夏等地青少年中,睡眠時長超8小時的人群占比處于25%至30%之間。
睡得最晚的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青少年兒童,有64%的青少年在22點以后才會入睡;而起的最早的是江蘇省的青少年,有3.7%的青少年起床時間早于清晨5點,有54.6%的青少年起床時間在5至6點之間。在被調查的青少年兒童中,有55.6%的孩子是起床困難戶;有25%的孩子不戀床,但仍感覺疲憊;僅有18%的孩子起床后感覺一身輕松、精力充沛。另外,北京青少年從不玩電子游戲的比例最高,為31.9%;而廣西受訪青少年玩電子游戲的時間最長,每天玩游戲超2小時的孩子有31.3%。
課業壓力“偷”走了孩子的睡眠
那么,究竟是誰“偷”走了孩子們的睡眠?
調查發現,繁重的課業壓力成為影響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占67.3%;其次是電視、手機、電腦等產品,占27.1%;噪音、聲光、空氣等睡眠環境因素對青少年兒童睡眠狀況的影響占24.8%;同時,家長的睡眠狀況對孩子的影響則占18%。還有種類繁多的課外輔導班、家庭晚餐習慣不規律、游戲、運動、疾病等,也是影響孩子睡眠狀況的因素。
睡眠狀況較差的青少年兒童中,有41.9%的人睡前會接觸電視、手機、電腦等;而睡眠狀況優的孩子僅有7.4%的人睡前會接觸電子產品,有34.2%的人則會選擇看書學習。
家長是否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或電腦,對青少年兒童睡眠狀況的影響也較為明顯。睡眠狀況較差的青少年兒童有67%左右的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或電腦;而睡眠狀況優的孩子,其家長這樣做的比例則為36%。
“睡眠問題會嚴重影響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中國睡眠研究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少年睡眠狀況與身體發育、智力發育、認知能力、學習成績、性格、健康狀況和肥胖等有密切關系。談及如何改善孩子的睡眠,該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和全國相關睡眠研究機構聯手推動睡眠科普教育,讓全社會意識到青少年睡眠的重要性。(記者 劉歡)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