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群”流行,游戲中釋放了壓力
摘要: 近日,流行于高校的“夸夸群”火了,據了解,包括上海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山東大學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而西安交大的夸夸群,群成員更已
近日,流行于高校的“夸夸群”火了,據了解,包括上海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山東大學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而西安交大的夸夸群,群成員更已經達到了1000人的上限。甚至有人將其做成了一門生意,明碼標價在網絡平臺上賣“夸人服務”。
據本報報道,浙江大學也出現(xiàn)了這樣的“夸夸群”——浙大夸夸群。在這個群里,無論是網購遇見無良騙子,實習被上司批評,還是在雨天丟了傘,不管是多么令人心情糟糕的“人間慘劇”,只要經過這個群里充滿創(chuàng)意的贊美,就能瞬間變得溫暖而治愈。
當然,這里面有很大的游戲成分,一些話語有比較強的戲謔色彩。比如,坐錯了公交車也來求夸,花幾小時寫一份簡歷也拿到群里曬,還有人毫不客氣地說這是“馬屁群”,這像極了一群年輕人相互調侃取樂。夸夸群在各個高校中流行起來,也有跟風的因素。夸夸群形式新穎、交流方式又非常獨特,這很符合年輕人的口味,自然也很容易在學生中流行開來。
但是從大家的點贊,從求夸賣萌點燃的熱情中也能看出,這其實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減壓方式。夸夸群的流行正好迎合了大學生對情感交流的需求。有相當部分人樂于加入這樣一個心知肚明是“假夸”的社群,甚至愿意花錢購買,都表明了我們的生活中相似的鼓勵和夸獎也是很有市場的。
求夸獎、求鼓勵,在很多人看來,這似乎是中小學生,甚至是幼兒園孩子才有的需求,與此對應的就是常提的鼓勵教育,通過鼓勵和夸獎,從而激發(fā)和建立孩子的自信。到了大學階段,這種以鼓勵為主的教育反而就講得少了。但事實上,這是人生每個階段都需要的一種精神激勵。這種看似“無厘頭”“鬧著玩”的夸夸群的出現(xiàn),正是反映出當下大學生對“鼓勵教育”的現(xiàn)實需求。
他們需要找到一種能夠舒緩焦慮、壓力的方式和途徑。夸夸群之所以風靡,很大原因在于大家需要一個能獲得鼓勵與信心的地方,這更像是青年人自創(chuàng)的一種心理互助模式。而事實上,大學生之外,每一個現(xiàn)實中的人都需要鼓勵,生活不易,壓力難釋,而舉目四顧時,卻又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人,這種群體性的獨孤感無疑是當下的一種普遍心態(tài)。
鼓勵和夸獎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曾聽一個朋友介紹育兒的經驗,其秘訣就是將原先的批評改為鼓勵和夸獎。他在家里實施了一項“夸人計劃”,家里每個人每天都要找出彼此的至少3個優(yōu)點,然后把這些優(yōu)點寫出來,或者念給對方聽。這個辦法的直接作用就是,孩子更愿意去做一些事了,而之前因為批評引起的爭吵和不快也少了許多。
希望獲得他人鼓勵和夸獎,是人的天性,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不管是在學習當中,還是在生活和工作當中,人們都需要鼓勵和夸獎。畢竟,誰都想身在一個充滿溫情存在激勵的現(xiàn)實空間。
夸夸群之所以風靡,很大原因在于大家需要一個能獲得鼓勵與信心的地方,這更像是青年人自創(chuàng)的一種心理互助模式。(評論員 張炳劍)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