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先辨溫熱寒涼
摘要:孫其偉適量飲茶對健康有益,但不分情況飲用卻弊大于利。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歷史悠久,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按照色澤和發酵程度可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
孫其偉
適量飲茶對健康有益,但不分情況飲用卻弊大于利。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歷史悠久,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按照色澤和發酵程度可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花茶七類。中醫學認為,茶有溫熱寒涼,喝前要辨別茶性再喝。
綠茶,性味寒苦。綠茶是沒有發酵的茶,龍井、碧螺春、雀舌都屬于綠茶。由于其性味而微寒,味略苦,所以適合胃熱者飲用,脾胃虛寒者則不宜過多飲用。另外,冬天飲用綠茶容易造成胃寒,還可能影響食欲,而夏季炎熱時,喝綠茶正好取其苦寒之性,以消暑解熱、生津止渴。
黃茶,性涼微寒。黃茶為輕發酵茶,君山銀針、溫州黃湯、霍山黃芽等都是黃茶的主要品種,黃茶性涼微寒,適合胃熱者飲用。與綠茶清涼和紅茶溫熱的性味相比較,黃茶類的性味特征居于兩者之間,普通人幾乎都適合。
白茶,性味甘甜。白茶因其成茶外表披滿白色茸毛,呈白色隱綠,故名白茶,主要品種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白茶其性清涼、平緩,味甘甜,能降火去燥,但不及綠茶般寒涼,于夏天飲用有退熱降火之功效,為夏季佳飲。
烏龍茶,不寒不熱。烏龍茶又名青茶,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其性平,性味介于綠、紅茶之間,不寒不熱、辛涼甘潤,能清除體內積熱,特別適合秋天飲用,可緩解秋燥。
紅茶,味甜性味。紅茶味甜性溫熱,溫中暖胃、散寒除濕,具和胃、健胃之功效,可驅寒暖身。紅茶還具有養肝護肝的作用,虛寒體質者和老年人宜飲性溫的紅茶。它特別適合冬季飲用,可補益身體、善蓄陽氣、生熱暖腹,從而增強人體對冬季氣候的適應能力。
黑茶,性偏溫醇。黑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有云南普洱茶、湖南茯磚茶、廣西六堡茶、湖北青磚茶等。黑茶藥性味苦甘、平和,既能清火又能溫胃散寒。臨床常用來醒脾健胃、解油膩、降血脂、降膽固醇等。由于其性偏溫醇,適宜大多數人群,但不太適合陰虛內熱的人。
花茶,性溫。花茶具有芳香辛散之氣,可提神醒腦,令人精神振奮、心情舒暢。春困之際宜喝茉莉、桂花等花茶。花茶性溫,春飲花茶可散發漫漫冬季積郁于人體之內的寒氣,促進人體陽氣生發。▲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