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華:最舍不了的是群眾
摘要:□全媒體記者 李玉榮 文/圖遇見何新華是在春節前,那天記者去正陽縣閭河鄉朱腰村采訪,村黨支部書記張德勇說:“讓我們村的婦聯主任帶你去吧。”記者一看,這個婦
□全媒體記者 李玉榮 文/圖
遇見何新華是在春節前,那天記者去正陽縣閭河鄉朱腰村采訪,村黨支部書記張德勇說:“讓我們村的婦聯主任帶你去吧。”記者一看,這個婦聯主任滿臉皺紋。何新華像看懂了記者的眼神說:“我64歲了。”
64歲還擔任村婦聯主任?這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得知她擔任村婦聯主任38年,就記下了她的電話號碼。
3月2日,記者再次趕到朱腰村時,何新華正和村干部一起查看貧困戶的材料。得知記者是來采訪她的,何新華有些不好意思,說自己當了38年婦聯主任,干的都是小事。
何新華
每屆村干部選舉
她都是第一名
“老百姓對她的認可度很高,每屆村干部選舉她都是第一名。”張德勇說,雖然她已60多歲,但只要給她安排個活兒,她跑得比年輕人都快,每項工作都是提前完成。
1955年出生的何新華初中畢業后,進了縣食品廠,1978年嫁到朱腰村,1981年開始在村里任婦聯主任,一干就是38年。
做群眾思想工作的行家
有一年,朱腰村曾西組的提留款收不上來,工作不好做,何新華就主動請纓包這個組。她一次次地跑,一戶戶做工作,最終全部收繳上來。“我記得有一戶,我跑了7趟,最終做通了工作。”何新華說,還有婆媳關系等很多家庭矛盾,她都要去處理。
丈夫患癌
她仍堅守工作崗位
2008年,何新華的丈夫被查出喉癌,這對何新華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她沒有向命運屈服。她擦干淚安慰丈夫,并讓兒子陪父親看病,自己繼續留在村里工作。
“看著村里這么多群眾,這么多事,我不忍心離開。”何新華說,做了一輩子基層工作,她最了解村民,村民有什么事都愛給她說。就這樣,在丈夫治病的兩年內,她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2009年,何新華的丈夫因救治無效離開人世。
記者在朱腰村采訪時,很多村民告訴記者,何新華與妯娌之間和睦相處,還孝敬公公婆婆,與兒媳婦也是親如娘兒倆。
在脫貧攻堅中
她綻放光彩
丈夫走了,兒子、兒媳住在城里,家里只有何新華一個人,但她把村里的群眾當成了自家人。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后,何新華積極投入工作,雖然朱腰村是非貧困村,但還有部分貧困戶和邊緣戶。
“我包3個組140戶。”何新華說,她一戶一戶地跑,講政策,做思想工作,搞宣傳。不管天氣如何,她從來沒有停止過工作。一次下雨,何新華一天走訪了幾十戶,到夜晚還在走訪,鞋子都爛了。
“剛開始我想自己年齡大了,怕干不了脫貧攻堅工作。”何新華說。為此,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現在她整材料、為貧困戶算收入賬得心應手。
“老何的脾氣好,工作方法也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正在村里整理材料的幾位村干部說,很多工作他們還得向何新華學習。
“只要身體允許,群眾認可,我愿繼續為鄉親們服務。”說起以后的打算,何新華笑著說。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