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面振興本科教育 大力發展“四個新”
摘要: 新華網北京2月26日電(陳夢謠)26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對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有關情況予以介紹。“總體而言,我們已建成了世界上
新華網北京2月26日電(陳夢謠)26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對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有關情況予以介紹。“總體而言,我們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范海林介紹,為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提升本科教學質量,2018年,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舉措。
2018年,教育部召開了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了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四個回歸”的基本遵循、“以本為本”的時代命題以及“三個不合格”“八個首先”的基本要求。另外,教育部還采取措施大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實施了涵蓋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的標準;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分兩批認定公布129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首批105項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評選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成立新一屆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了覆蓋92個專業類以及課程建設的151個教指委,聘請委員5550人;舉辦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2278所高校的265萬名大學生踴躍參賽;印發“新時代高教40條”,狠抓本科教學秩序,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取消“清考”;研究制定“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打造覆蓋文、理、工、農、醫、教等領域的卓越拔尖人才培養領跑計劃;召開第一次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工作座談會,引導新建本科院校堅持走地方應用型大學的發展之路。
范海林表示,大力發展“四個新”(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動形成覆蓋全部學科門類的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專業集群。他進一步介紹,目前,已經認定了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成立了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一帶一路”工程教育國際聯盟,還啟動實施了新工科建設的“十百萬”計劃,即推動各地各高校加快構建大數據、智能制造、機器人等10個新興領域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100門新工科課程資源庫或者在線開放課程,開展面向至少1萬名新工科教師的師資培訓。
范海林說,另外,在新醫科方面,提出了從治療為主到兼具預防治療、康養的生命健康全周期醫學的新理念,開設了精準醫學、轉化醫學、智能醫學等新專業,批準了74家高校附屬醫院為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在新農科建設方面,重點是以現代科學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的涉農專業,并且要布局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需要的新型涉農專業,并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協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在新文科建設方面,要適應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要求,推進哲學社會科學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交叉融合,培養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先進文化,培養優秀的社會科學家,同時通過推動新文科建設,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學派。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