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教育 綜合新聞

奇葩作業多 親人兩行淚

2019-02-18 10:2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yss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這個寒假,鄭先生家的幾次晚飯很有“儀式感”:每次開飯前鄭先生就會準備好攝像機,然后兒子認真地從鍋里盛飯,邊盛飯邊說:“奶奶,我幫您盛飯。&rdqu

  這個寒假,鄭先生家的幾次晚飯很有“儀式感”:每次開飯前鄭先生就會準備好攝像機,然后兒子認真地從鍋里盛飯,邊盛飯邊說:“奶奶,我幫您盛飯。”鄭先生一邊指導一邊錄下全過程。

  這并不是鄭先生家吃飯時的正常狀態,他們全家都在配合著幫兒子完成寒假作業。鄭先生的兒子正在上小學三年級,今年的寒假作業有一項是“拍文明事”“講文明事”“寫文明事”。要求用照片和視頻記錄下身邊的文明行為,并且最終用小報的形式呈現。

  “這項作業的初衷是好的。”鄭先生說,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文明行為都是悄然無聲中進行的,不是刻意而為。這樣當成作業一布置,就好像文明行為是可以擺樣子似的,太形式化了。鄭先生的兒子比較內向,平時也經常給奶奶盛飯,但是面對鏡頭,還要邊盛飯邊特意跟奶奶說話,總是做不出來,只好一遍遍演練。“這么一弄,孩子只覺得好玩兒,當成游戲了,作業的初衷反而被淡化了。”鄭先生說。

  為孩子的作業而煩惱的絕不僅是鄭先生一位。

  王先生這兩天迅速網購了華容道等小時候玩過的玩具。“這是買給兒子的,也是買給自己的。”王先生說。

  王先生的兒子天天,現在上小學二年級。王先生平時輔導天天寫作業,雖然偶有不順,但是基本上還沒有遇到過太大的難題,但是前兩天的一道數學題真讓王先生花了不少時間。題目是一個平面的“華容道”,給孩子的任務是:寫出用幾個步驟才能把其中“曹操”移出來。

  天天從來沒有玩過華容道,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而王先生也是多年未碰過這些兒時的玩具,最初也有些蒙,再加上完全在紙上演練所帶來的不便,王先生表示:晚上給兒子輔導功課比白天上班還讓人崩潰。想來想去,王先生干脆上淘寶購買了華容道、七巧板、魯班鎖等益智玩具。“這些游戲開發智力其實挺好,就是怕孩子做不出來,老師又要求必須有答案,就要家長幫忙。這不是給每天下班回來筋疲力盡的家長出難題嗎!”

  隨著家長對孩子教育關注度的不斷提高,家長與孩子成長之間的矛盾、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其中,“輔導孩子寫作業”幾乎成了家長吐槽的最大“槽點”,甚至有家長被氣成了“心梗”。

  而現在正值孩子與家長“密切接觸”的寒假,作業,無疑也成為影響親子關系的最常見導火索,不少人這樣描述: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雖然,因輔導孩子作業而進了醫院的故事僅是個別,但是,家長在朋友圈里抱怨自己被“奇葩”作業“完虐”的事情卻是在“家有學生娃”的千家萬戶中實實在在地發生著。

  是學校的作業越來越“奇葩”了?還是家長反應過度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家長、一線教師還有專家,試圖分析“奇葩”作業的前因后果,緩解家長們的教育焦慮。

  奇葩作業特別多原因之一:題目在創新,答案還在奔向創新的路上

  幾乎所有給孩子輔導過作業的家長都認同,現在的作業跟自己小時候很不一樣了,形式更加靈活了、難度也越來越大了,“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題目少之又少。

  確實,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中小學教育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在作業上表現為更加注重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很多作業題都會以實驗、項目、小報等形式完成,即使是書面作業,也更傾向于把題目融入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中。

  所以,輔導孩子完成作業成了很多家長下班之后的“必修課”。不過,真正讓家長們“崩潰”的還不是輔導本身,而是在被不斷創新的作業形式一遍遍“洗腦”之后,他們驟然發現那個名為“標準答案”的“緊箍咒”仍然在大行其道。

  陸文的兒子陸路正在南方某一城市讀小學三年級。

  陸文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的電話采訪時回憶到,一天兒子拿回來一份滿是“紅叉子”的語文作業,作業中有一小段描寫石榴花的文字:嫩綠的葉子、火紅的石榴花,最后一句把石榴花比喻成了“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題目主要圍繞這個比喻句展開,讓孩子回答“寫出了石榴花的什么特征?”陸路在答題區填上了“形狀”。

  陸路的這個答案被劃上一個紅叉子,老師給出的正確答案是:寫出了石榴花的美麗與活潑。

  “為什么把石榴花比喻成小喇叭只能回答‘描寫出了石榴花的美麗與活潑’而不能是別的。我兒子的答案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也有他的道理,也不至于是錯的呀!”陸文說。

  “現在很多學校是想創新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電話采訪時說,但是作業有了創新的出發點后卻遭遇了老師的標準化思維。

  題目已經創新了,答案似乎還奔跑在通往創新的路上。為什么?

  “其實學校也希望出一些開放性的、沒有標準化的題目,但是考試怎么辦?”熊丙奇說,現在的基礎教育的改革,無論是教學方式的改革還是作業的改革,都面臨著“不管怎么改,最終都面臨標準化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老師和家長的矛盾、老師和學生的矛盾就產生了。

  上海的王女士也正為此煩惱。

  王女士的兒子陽陽上一年級。上學期期末時的一次語文作業是這樣的,讓孩子按照例題的形式仿寫句子。例題是:“開心 非常開心 我感到非常開心”。陽陽跟爸爸討論之后,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開心,很開心,我感到很開心。”

  “兒子那天的作業我也看了,覺得‘很’和‘非常’都是形容程度的,應該不會有錯。”王女士說。

  沒想到王女士和丈夫都認為正確的答案,老師也給了“紅叉子”,原因是必須用“非常”來組句子。“不是要培養小朋友的創造力嗎?題目又沒有要求必須保留‘非常’來組句子,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思路?”王女士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如何繼續輔導。

  那么不輔導行不行呢?

  “當然不行!”天津家長胡女士說,老師開家長會的時候已經明確告訴家長了:一年級成績好壞,完全在于家長的努力程度。“而且,老師會讓得了100分的小朋友舉著卷子站在講臺上拍照,照片發到群里,哪個家長能淡定?”

  奇葩作業特別多原因之二:創新性來了,科學性還在路上

  除了部分老師還習慣性地對“標準答案”情有獨鐘,那些已經有了創新外衣的作業,本身也還缺少足夠的科學性。

  王女士還記得一道數學題,題目是讓學生在一排動物中找出“有四條腿的小動物”和“有兩條腿的小動物”。

  作業給出了8只小動物的圖片,“圖上畫的很多只動物都是完全擬人化的兩條腿站立的,比如猴子,再比如兔子,是看起來像‘洋娃娃’一樣坐在地上,還畫出了兩只‘手’,對于孩子們來說,實在有些蒙圈。”王女士說,這些一年級的小朋友有的會去調動自己大腦中的常識去回答問題,有的就會在圖片中數。結果不少孩子出了錯。

  王女士的兒子陽陽則更加“與眾不同”,他只給7只動物做了歸類,還有一只天鵝他既沒有歸入“四條腿的小動物”中也沒有歸入“兩條腿的小動物”中。“因為圖上畫的天鵝正在水面上游泳,兩條腿全部在水下看不見了,所以,我兒子認為這只動物無法進行歸類”。

  陽陽的答案自然不符合“標準答案”。

  “我相信老師絕不會是有意為難孩子”,王女士說,不過出題人在出題的時候考慮得并不夠嚴謹,至少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看問題的視角會與成年人不同,他們有時候會“腦洞大開”。

  “教育創新本身是好的,但是在創新過程中是否對科學性進行了充分論證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熊丙奇說。

  顯然,作業的設計在科學性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奇葩作業特別多原因之三:還有一大波“偽創新”也上路了

  還有一些作業之所以“奇葩”,是因為它們完全就是“偽”創新。

  很多小學生都完成過“保護雞蛋”的作業,也有不少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在西方萬圣節前后做過南瓜燈,甚至有媒體報道,那一兩天的菜市場上會出現“一瓜難求”的情況。

  為什么說這些作業是“偽創新”?并不是“保護雞蛋”、讓孩子動手做南瓜燈不是好創意,而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很容易走過場、走形式,讓本來挺好的創新流于形式。

  北京的劉丹有一個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有一次,老師留的作業是讓孩子用家里的廢舊物品做一個手工作品第二天帶到學校,“我覺得這個作業本來挺好的,讓孩子形成環保意識,但是,誰家里當時正好有足夠的廢舊物品?又正好有很好的創意馬上能形成作品?”劉先生說,所以,那天他們去超市買了一箱易拉罐飲料,發動全家“解決”完這些飲料之后,用這些“新鮮出爐”的“廢舊物品”幫女兒完成手工作業。

  “其實,就算家里真的有廢舊物品,孩子也不同意用‘廢物’做作業。”劉先生說,因為孩子會覺得“拿不出手”。

  為什么按照老師“要求”完成的作業,會“拿不出手”呢?

  其實,老師在評判作業的時候真的不會看孩子在廢物利用上動了多少腦子,迸發了多少創意。受到表揚的往往是那些“漂亮”“精致”的作品。“這些作業就是打著‘研究性’旗號的家長才藝大比拼。”已經有了多次類似作業經歷的劉丹這樣總結。

  面對家長的吐槽,很多教師表示委屈。他們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是下了很多功夫的,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有的家長并不能真正理解作業的初衷就急于吐槽。北京某小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語文老師介紹,她曾經讓學生根據《畫楊桃》這個故事,說說自己懂得了什么道理。這道題的標準答案是:多角度看待問題的道理。而班上有個孩子的答案是“不要貪財,要為別人著想”“我沒有給這個孩子判‘對’,因為基于給定的材料和條件從段落的角度出發,還是應該指出主要的、核心的問題,應該總有最佳指向的答案。”

  有不少教育研究者指出,無論是課堂上的提問還是課后的作業,其實都帶有明確的訓練目的,比如有不少家長吐槽“數學題為什么非得每個步驟都要寫、低年級的漢字書寫為什么一定要求不能出格”,其實背后都是有“訓練孩子嚴謹思維”的目的。

  就像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課程室主任朱傳世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的電話采訪時所說的那樣:“作業也好,上課回答問題也好,都是為了訓練孩子的思維,對于那些多角度思維的問題,任何一個角度的問題都有成立的條件,才會有相應的結論”,“奇葩”作業問題也是如此,要對老師、孩子、家長三方的問題都有充分的理解,“否則三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就會自說自話了”。

  不過,教育的問題無法等待。就在成人們還在爭論作業是否“奇葩”時,很多孩子學“聰明”了。

  北京初一學生家長黃女士說,自己的孩子以前有個習慣,做完作業后總愿意跟家長討論討論,但是最近這個習慣不見了,前兩天黃女士發現女兒寫寒假作業時,一邊做一邊去后面對答案。便對孩子說,如果有不確定的可以一起討論一下,結果孩子回答:“跟你討論的又不是標準答案,浪費那時間干什么,還不如對著標準答案再去往回推。”(為保護未成年人,文中未成年人及家長均為化名)(實習生 徐司羿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好爽好多水好得真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午夜网站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免费|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gogo人体销魂baoyu231| 成年午夜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美三级91|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一级毛片| www.5any.com|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国产做受视频120秒试看|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超碰|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一区二区电影在线观看| 黄色a级片免费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k8| 三上悠亚中文在线| 拍拍拍无挡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偷看各类wc女厕嘘嘘|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 国产麻豆入在线观看|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影视官网| 一级一级人与动毛片|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