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花展系游園熱門 北京12處文創集市成新景觀
摘要:昨日,龍潭廟會的冰雪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農歷正月初四,龍潭廟會游人如織。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通州運河廟會圖書展區,市民在“淘書”。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通
昨日,龍潭廟會的冰雪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農歷正月初四,龍潭廟會游人如織。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通州運河廟會圖書展區,市民在“淘書”。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通州運河廟會照片展區吸引不少市民。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昨天是大年初四,春節假期已經過半,但市民游園熱情不減。昨日,市屬公園再迎游園高峰,記者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當日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共迎來游客43萬人。其中,頤和園11.3萬人、天壇8.3萬人、動物園4.8萬人位列前三。景山公園接待游客達3.4萬人,同比去年增長34.8%;前來園博館游園過年的游客也不少,同比去年增長了16.7%。
大年初四,多個市屬公園開展的新春花展仍是游園熱門。當天,北京植物園接待了近萬名游客來園賞花過節,第十五屆北京蘭花展最受游客歡迎。熱帶蘭展區中,精品蘭花展區是游客最集中的場所,這里集中展示了150余個品種的蘭花精品,黑色的黑珍珠、扭曲的大魔鬼石斛、流蘇狀唇瓣的大豬哥等成為游客爭相拍照的“明星展品”。
中山公園唐花塢、蕙芳園兩個室內花展也深受游客喜愛,特別是唐花塢的“玉豬臨門”迎春花卉精品展。該展覽展出了玉蘭、迎春、榆葉梅等反季節花卉以及節慶花卉共計70余種2500余盆,觀展游客絡繹不絕。當日上午11時,唐花塢景區再次啟動暫時限流措施。
此外記者了解到,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在春節期間推出12處文創集市,為迎新春佳節推出115種節令文創新品,文創店成為公園里的特色新景觀,更與游園活動相融合,共同營造節日氛圍。
現場1
通州運河廟會游客“淘書”忙
從正月初一開門迎客以來,通州運河文化廟會人氣爆棚。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運河廟會文化氣息十足,處處體現大運河元素,并首次開辦“書香大運河 閱讀賀新春”全民閱讀新春特展、通州記憶老照片展。
通州運河文化廟會將營業至大年初五,每天9時至17時,市民可隨時到此感受“運河文化”。
10多種非遺文化云集
正月初四早上9點剛過,通州運河文化廣場門口已經摩肩接踵。廣場牌匾下,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透著喜慶,不遠處鑼鼓喧天,年味十足。不少市民與親朋好友結伴,涌入運河文化公園。
順著人流前行,穿過“美食林”,商家的叫賣聲此起彼伏,老北京爆肚兒、天津狗不理包子、山東周村燒餅、南京鴨血粉絲湯、重慶酸辣粉……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18個城市的美食悉數亮相,種類豐富,小吃攤位前游客扎堆,生意火爆。
來自河北的李女士每年都從老家來北京陪女兒過春節,今年也不例外。因為女兒家住通州,逛運河廟會也成了她春節期間的固定行程。在她看來,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運河廟會文化氣息重了不少,逛廟會不再只是“逛吃逛吃”。
廟會現場,民俗雜耍好戲連臺,戲曲、歌舞、雜技、舞龍、舞獅、小車會、高蹺會、空竹、二人轉、小丑魔術,半小時一場,每天演6場,共計30場,每天都不重樣。栩栩如生的毛猴、現場潑墨的書法繪畫……泥塑、骨雕、毛猴、玉器、風箏、秸稈扎染、京劇臉譜等10多種非遺文化也云集運河廟會。
全民閱讀新春特展亮相
今年,“書香大運河 閱讀賀新春”——全民閱讀新春特展首次在運河廟會上亮相。通州區文化委負責人告訴記者,全民閱讀新春特展以“多媒體展覽+現場書展+作家簽售+親子閱讀活動”的形式,為廟會增添文化韻味。
書展現場,兒童繪本、當代文學等種類繁多的圖書正在集中展賣。書展攤位前,通州居民張女士正埋頭給自己的孫女挑選繪本。她告訴記者,自己逛過北京不少廟會,書展還是頭一回見到,“廟會設書展特別好,我自己喜歡看書,平時也經常帶孫女買書,可以培養她的閱讀興趣。”
現場還有多臺多媒體閱讀設備,供讀者了解黑洞起源等宇宙科普知識,也可以免費下載圖書回家慢慢品讀。讀者掃描展板上的二維碼,還可以推薦自己喜歡的圖書。
150張老照片展現百年變遷
今年運河廟會還首次設置了通州記憶老照片展,透過鏡頭,追憶通州消逝了的人文景觀,體會通州百年的歷史變遷。
本次共展出150多張老照片,以時間軸順序排列,照片從黑白到彩色,像一道深邃的歷史長廊,展現通州從1860年到如今進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時代的歷史變化。
不少通州地標性建筑在老照片中頻頻亮相,其中10多張照片里都有燃燈佛舍利塔的身影,展現著各個歷史時期燃燈塔的模樣。通州居民王先生在老照片前駐足,“過去,通州是京杭大運河的漕運碼頭,從南方過來的船都是遠遠看到燃燈塔,就知道北京快到了。”
記者了解到,本次展出的很多老照片來自通州檔案館等內部資料,從未在公開場合或雜志公開發表、出版過,都是首次作為公眾展覽的形式對外開放。
不少觀眾向工作人員打聽,這些老照片什么時候再展、有沒有畫冊能帶回家慢慢翻。“這個正好對上老百姓的情懷,是不少老人對通州的記憶,通過這次展覽把記憶都喚醒了。”王先生說。(記者 許雯)
現場2
龍潭廟會上玩兒冰雪
如果您又要玩兒游藝活動,還想看曲藝相聲雜技演出,又希望吃得著各種特色小吃,那么東城區龍潭廟會是不錯的選擇,更重要的是,在這里您還能上冰玩兒雪。
今年龍潭春節文化廟會以“相約龍潭 樂享冰雪”為主題,以冰雪運動為亮點,將民俗活動融合冰雪體育,展現民俗活動與冰雪體育融合的魅力。
龍潭廟會冰雪嘉年華共設置16個娛樂區,除延續往年雪山沖浪、雪地坦克、雪地摩托、雪地飛碟、冰上自行車和龍潭號列車等傳統項目外,購置2000多平方米的冰塊,建成高質量的冰上運動場,并引進模擬滑雪器,專業教練現場指導冰雪愛好者犁式剎車和平行式滑行技術動作。
今年龍潭廟會還引進了一批文創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老字號、連鎖品牌產品。其中,包括北京絹人、鴿哨、絨花和玉雕等在內的非遺手工藝品將匯成非遺技藝聯歡。記者在廟會上看到,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傳承人還帶來了不少豬年生肖產品,像“泥人張”制作的豬八戒玩偶、“料器邢”的小豬題材擺件都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
“我們這都是純手工的,沒有用任何模具,制作物件幾乎都只用一把鑷子,把料棍燒軟化后用鑷子或拉或捏一點點制成最后的形狀,全靠的是手上的活兒。”在“料器邢”攤位前,工作人員一邊用手比畫著一邊向游客介紹起了制作料器的方法步驟。據了解,料器是北京市傳統手工藝品,玻璃料條用火加熱熔軟之后制成的傳統手工藝品。
龍潭廟會的風味小吃是歷年游客的最愛,今年同樣也有不少老字號餐飲品牌拿出了最有特色的傳統小吃,像是天興居的炒肝兒、功德林的素齋、都一處的燒賣、錦芳的奶油炸糕,排隊付賬的游客扎堆,生意十分火爆。(記者周依)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