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水中加味藥,驅寒養生效更好
摘要:余燕紅 許詠怡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
余燕紅 許詠怡
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艷華介紹,泡腳基本有兩種方法:單一地用熱水泡腳和中藥泡腳。熱水泡腳也能起到加速血液循環、通氣血、放松助眠的保健作用。泡腳看起來簡單,卻大有學問,泡腳方的選擇也要因人而異。
泡腳保健加不同的藥材作用不同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專門治療疾病所用的泡腳方一般味數會多一些,以達到祛病除邪的目的,最好依據醫生處方,不建議盲目跟風購買網紅產品。對于普通人日常保健用,泡腳方最好簡單一些,這也最利于堅持。她建議,在泡腳水中可以加上以下一兩味,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艾葉
特別適合陽虛的人群,如手腳易冷,整晚腳冷難眠的人群。
取干艾葉30-50克(根據水的多少定,沒有嚴格標準),先用水煮開后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后泡腳,也可以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蒿20分鐘后再加水泡腳。容易上火的人或艾葉泡完腳容易咽痛口干的人,最好不要天天用艾葉泡腳,一周兩三次就好。
2.生姜
如果外感風寒,怕冷怕風,周身肌肉酸痛,那么生姜一大塊,用刀拍扁或切片,再加一勺鹽煮開后泡腳,再泡個20分鐘,微微出點汗,應該蠻舒服的。 前提是,最好沒有發高燒或困倦無比的情況。
3.花椒
花椒泡腳可以驅濕散寒,溫中止痛,比如肚子受涼以后,感覺肚子里有脹氣的時候,或是腹痛腹瀉的時候,可以用一小撮花椒煮水泡腳,有助于去除體內寒氣,止痛止瀉。
4.當歸或紅花
都是具有活血功效的中藥,泡腳時藥取15-20克,用砂鍋煎煮,然后將煎好的藥液去渣倒進桶里,再加入熱水,比較適合有關節痛癥、痛經的人群。
泡腳細節要注意
時間:晚飯后最好休息個把小時再泡腳,19-21時或睡前兩小時為宜。泡腳時間并非越長越好,一般來說泡腳時間在20-25分鐘即可,或者當泡到后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微出汗,就算好了。
泡腳的溫度:泡腳水的溫度以40-45℃為宜,腳上繭較多的人,水溫可適當高一點,小孩皮膚嫩,水溫要低一點。糖尿病人為保險起見,可用溫度計測量一下水溫。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應該注意,如果泡腳時感到胸悶、頭暈,應立即停止泡腳。既然是泡腳,就要體現出一個“泡”字來。“泡”在這里的體現是,水要多,熱量要夠。泡腳時,最好用桶,水面高度至少要達到小腿的1/3處。可以用浴巾覆蓋桶面,不僅能達到保持水溫的目的,又能使膝關節置于桶內,提升膝關節溫度。
這些人不適合泡腳
鄭艷華提醒,像懷孕、高熱、急性傳染病、痛風發作期、皮膚有新的破損、傷口時要暫停使用中藥泡腳。
泡腳對于靜脈曲張和靜脈血栓的病人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
此外,部分糖尿病患者,如神經病變型的部分患者,可以表現為腿足感覺怕冷。因此,熱水泡腳很容易成為一個舒適的選擇。一旦存在神經病變,患者對痛覺、水溫的感覺反饋機制失靈。患者往往會不斷加熱水,哪怕已經嚴重燙傷,也渾然不知。缺血型糖尿病足患者面臨的問題,則與上面提到的動脈閉塞癥相似。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