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這些損招 謹防電信詐騙
摘要:春節臨近,騙子要“沖業績”了認清這些損招 謹防電信詐騙如有疑問可直接撥打110□全媒體記者 李 靜本報訊 春節要到了,各類金融欺詐案件進入高發期,短信、郵件、
春節臨近,騙子要“沖業績”了
認清這些損招 謹防電信詐騙
如有疑問可直接撥打110
□全媒體記者 李 靜
本報訊 春節要到了,各類金融欺詐案件進入高發期,短信、郵件、訂報箱等無孔不入。老年人警惕性低容易受騙,以老年人為犯罪對象的詐騙犯罪手法一直在演變。當前,銀行加強管理,積極防范,市民也要提高警惕。
近日,家住雪松路的張女士收到一條短信,稱其銀行的電子密碼器將于次日失效,要盡快登錄指定網站進行升級。為避免造成不便,張女士按照短信提示登錄了網站,該網站遂要求輸入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和密碼。“以前看過有報道說輸入銀行卡號和身份證就能取走錢,所以看到這個就給兒子打了電話,竟然真的是詐騙網站。”張女士說。
銀行相關負責人提醒,一些消費者銀行卡內的資金被莫名轉走,主要是受釣魚網站詐騙,泄露了銀行卡的交易密碼、網銀登錄密碼,導致資金損失。銀行的移動運營操作人員告知客戶謹防一切釣魚網站,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和短信驗證碼。
電信詐騙花樣繁多
雖然有不少關于防范電信詐騙的宣傳和預警,但依然有受害人掉入不斷翻新的詐騙陷阱中,有不少受害者入套前甚至看到過類似預警。為什么電信詐騙防不勝防?以下幾種類型的詐騙容易讓人“入套”,包括騙子語氣強硬態度蠻橫的恐嚇型,騙受害人辦電話卡單線聯系的洗腦型,網絡刷單詐騙慣常使用的誘導型。值得注意的是,冒充“公檢法”人員實施詐騙的手段花樣也有“翻新版”。以前,詐騙分子往往通過各種手段先震懾住受害人,然后通過各種方式給受害人洗腦?,F在,一些不法分子會先出示各種“正規手續”,用“誠懇”的態度騙取受害人的信任,再實施詐騙。
騙你上當沒商量
其實,識別冒充“公檢法”人員的電信詐騙非常簡單。公檢法機關辦案沒有協助辦案的“特派專員”,也不會通過電話或即時聊天軟件開展調查,更不會通過傳真、網頁、聊天軟件等形式向當事人送達通緝令、逮捕證、財產凍結通知書等法律文書。如果遇到可疑情況,應及時向親友或周邊公安機關詢問。
同時,騙子還會在QQ或微信上冒充好友、同事、代購等身份,假借愛心傳遞、點贊、色情服務等實施詐騙,有的還會虛構綁架、手術、貸款、重金求子等情節施行詐騙。此外,購物退稅、“猜猜我是誰”、包裹藏毒、引誘匯款、提供考題、高薪招聘、偽基站、兌換積分、中獎等也是常見詐騙手法。
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春節前后是電信詐騙的高發期,各類電信詐騙案件呈現高發態勢,詐騙類型五花八門、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不要輕信短信中網站地址、電話號碼,凡是涉及轉賬、匯款的一定要警惕,如有疑問可以直接向相關機構指定的電話號碼咨詢,或者撥打110。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