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不是速效藥
摘要:心理咨詢不是速效藥一兩次只能初步判斷問題,嚴重的需要幾十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廣東愛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長 馬健文“老師,我們都談過兩次了,我還是經常想著這些事
心理咨詢不是速效藥
一兩次只能初步判斷問題,嚴重的需要幾十次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廣東愛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長 馬健文
“老師,我們都談過兩次了,我還是經常想著這些事,心里很煩,是不是心理咨詢對我沒用啊?”一位來訪者這樣問我。類似的疑問在心理咨詢的工作中很常見,一方面是因為身處困境的人總想急于擺脫,另一方面也是他們對心理咨詢的工作方式不太了解。
一般來說,咨詢師與來訪者的首次咨詢,是對來訪者基本資料,包括癥狀、現狀、經歷、性格、社交等進行采集,對來訪者形成一個初步印象,明確自己是否適合接待這位來訪者,并對他的問題性質作出初步判斷的過程。有時,首次咨詢所收集的材料仍不足以進行判斷,咨詢師會用更多的時間去了解來訪者。而這種尚未觸及治療的初步訪談,在如德國這種心理咨詢普及度高的國家,需要4~5次的時間。這種訪談的意義在于,讓咨詢師系統地梳理清楚來訪者的心理狀況,才能更有的放矢地展開治療。也就是說,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很少在與來訪者首次見面就展開治療。所以,一兩次咨詢還沒有效果很正常,因為咨詢師可能還在了解你,尚未真正進入治療階段。
即便了解了這些常識,有些來訪者仍會鍥而不舍地問:“雖然心理咨詢是一個過程,能不能在一兩次咨詢后先給我一些建議,讓我在生活中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癥狀或問題?”面對這樣的請求,作為咨詢師也要照顧一些來訪者迫切的心情。所以,我有時會給予一些通用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如作息調整、運動、傾訴、注意力轉移等,這些建議多是行為上的。心理問題的產生是人的思維層面的問題,行為上做的調整效果畢竟有限,真正地解決問題還是需要耐心進行系統的心理咨詢。
所有來訪者都關心療效,關心自己什么時候能好。大多數人會問:“解決我這個問題,需要多少次咨詢呢?”對于這個問題,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流派的心理咨詢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計劃和回答。有的咨詢師甚至不喜歡回答這一問題,讓來訪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預約咨詢。而我傾向于在明確了來訪者的問題判后給出初步的療程規劃。咨詢的療程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定,一般問題越嚴重,涉及的心理層面越寬,所需要的療程就越長,一般多為5~80次,最長的可達數年到數十年。涉及性格層面的問題,或需要進行心理治療的心理疾病,往往需要較長的療程。
心理咨詢不是特效藥。如果找到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就要學會信任他,耐心地跟著他探索自己。很多來訪者給我的反饋是,心理問題往往是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被治愈的。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