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了雷達,“雪龍”號為何還會撞上冰山
摘要:原標題:配了雷達,“雪龍”號為何還會撞上冰山“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于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
原標題:配了雷達,“雪龍”號為何還會撞上冰山
“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于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與冰山碰撞,無人員受傷,船舶動力設備、通訊導航設備運行正常。
船只配備了用于識別礙航物的雷達,為何還會撞上冰山?一名有著南極海區航海經驗的船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極區航行,船載雷達是有效的探測礙航物的手段,但這種手段也有弊端,比如根據反射回來的信號,難以區分浮冰、冰山。自然資源部在情況通報中也提到,“雪龍”號是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
“阿蒙森海海域是南極冰架崩解底部融化最強烈、前端崩解最活躍的地方。”北京師范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程曉教授告訴記者,1月13日至20日連續8天的衛星影像顯示,該海域存在大量碎浮冰,夾雜有小型冰山,受沿岸下降風影響,浮冰整體向北漂移,對“雪龍”號航行產生一定影響。
對比該海域2018年同期衛星影像,程曉發現,2018年該海域內浮冰較為穩定,多為大面積浮冰;2019年破碎浮冰大增。天氣條件方面,2018年與2019年該海域內的云量變化均較大,但2018年氣旋條件較為穩定,因此海冰情況較為穩定,海冰邊緣線較為清晰;2019年氣旋活動較為強烈,導致海冰破碎度較高。
報道中同時提到,碰撞冰山是因為受到濃霧影響。
極地緣何會出現濃霧,這是大家關心的另一個問題。上述船長表示,環南極大陸常年存在的繞極地低壓槽區,把大陸高壓區團團圍住,像一個封閉的生命禁區。低壓槽內經常有繞極地氣旋活動,同一時刻環極地可以存在4—5個以上中等強度以上的繞極地氣旋,氣旋會把西風帶的暖濕氣流帶到高緯度寒冷海區,形成大面積海霧。當氣旋過境或低壓槽控制區域,容易出現濃霧(海霧)天氣,嚴重影響航行安全。
該船長分析,南緯55°—65°之間,是西風帶氣旋和繞極氣旋活動區域,風大浪高,靠近岸邊浮冰和冰山較多,航行條件比較復雜。“冰山、浮冰、濃霧,三者疊加,更加增加了濃霧中冰區航行的風險。”
此次事故中,碰撞冰山時“雪龍”號船速為3節(約5.56公里/小時)。這樣的航速會產生多大的沖力,也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該船長同時表示,不同船舶的巡航速度不同,一般經濟航速是10—15節。3節的速度比正常人走路的速度還慢,這已接近破冰速度,也是業內認可的安全速度。但他同時表示,雖然速度不快,但作為2萬噸的破冰船,“雪龍”號由于慣性會產生不小的沖力,碰撞會對船殼造成一定的損傷。(陳瑜)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