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量子系統中量子糾纏新途徑被發現
摘要:原標題:人工量子系統中量子糾纏新途徑被發現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系和量子信息交叉研究中心王大偉研究員同王浩華教授聯合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首次在人工量子系
原標題:人工量子系統中量子糾纏新途徑被發現
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系和量子信息交叉研究中心王大偉研究員同王浩華教授聯合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首次在人工量子系統中合成了反對稱自旋交換作用,演示出利用手征自旋態制備量子糾纏的新方法。這項研究成果于22日發表在《自然·物理》雜志上。
“手征性是指物體和它的鏡像不能重疊。好比左右手,互為鏡面對稱,上下疊放時卻不重合。”王大偉解釋道。德國理論物理學家洪特曾提出,由于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沒有打破“左右對稱”的形態,分子的定態應該是左手性和右手性分子的量子疊加態。然而實際情況是,左手性分子與右手性分子的量子疊加態極其不穩定。
此項研究中,王大偉提出在超導量子比特系統中合成反對稱自旋交換作用來研究手征自旋態的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通過周期性調制量子比特頻率并對不同比特采用不同的調制相位,可以在通過腔連接在一起的比特之間合成出反對稱交換相互作用。這樣不同手征態具有了不同的能量,自旋態的動力學演化體現出了左手性與右手性。
反對稱自旋交換作用又是如何產生量子糾纏的?這需要同時利用量子疊加和自旋的手征性演化。浙大物理學系博士生宋超分別將三個比特制備在1態,0和1的疊加態和0態。整體而言,三個比特處于100和110的疊加態這一非糾纏態。這兩個狀態手征性演化方向相反,會變為010和101的疊加態。隨即翻轉第二個比特,就得到了000和111的疊加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糾纏態。這種狀態下,研究人員測量其中一個比特的能量值,另外兩個即可確定為同一數值。
該成果將對研究量子磁性、提高多粒子糾纏態制備速度、利用手征自旋態進行量子計算等具有積極意義。(江耘 洪恒飛 柯溢能)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