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咸陽發掘秦墓75座 發現中西交流特色琉璃珠
摘要:秦墓發掘現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中新網西安1月22日電 (記者 田進)陜西省考古研究院22日透露,為配合當地建設項目,考古人員在陜西咸陽市渭城區境內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
秦墓發掘現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
中新網西安1月22日電 (記者 田進)陜西省考古研究院22日透露,為配合當地建設項目,考古人員在陜西咸陽市渭城區境內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其中秦墓75座,包括大量中小型墓葬和兩座規模較大的墓葬。
據介紹,專家對墓葬的人骨進行初步的整理、研究后發現,這批墓葬中保存有63例人骨,39例個體的保存程度不足25%,20例個體的保存程度介于25%到75%之間,4例個體保存較好,保存程度大于75%。
出土的琉璃珠。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
一座規模較大的墓葬為豎穴墓道洞室墓,墓道口大底小,為斗形。墓室在墓道東部,長約6米,寬約3米;葬具為一槨兩棺,出土隨葬器物有鼎、壺、扁壺等銅禮器,以及大量的車馬器、兵器等,棺內出土有數量豐富的玉器,未發現有人骨遺存。據了解,這座墓葬是秦咸陽城遺址周圍地區保存較好的少數高等級秦墓之一。
出土的銅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
其中,發現兵器有鑄有巴蜀式符號的銅矛、錯金銀鳥蟲書的吳越式戈、楚式戈,還發現有中西交流特色的琉璃珠,顯示墓主生前是一名武將,出土器物的多元性說明戰國時期列國交流的頻繁,包括和平的或戰爭的方式。
出土的玉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
出土的銅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
這座高等級秦墓的發掘過程中,現場文物提取有文物保護人員全程參與,使考古現場文物信息記錄與提取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為多學科交叉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礎資料,為出土文物室內保護修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
專家表示,此次秦墓的發掘對研究秦墓地制度、秦人社會層級結構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