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錢鼓勵娃做事 如今孩子練琴也講價錢
摘要: 用錢鼓勵娃做事如今孩子練琴也講價錢 孩子事事向錢看家長感覺很頭痛掃地要1元錢,洗碗一次2元,幫忙拿快遞,一個收費5角……”這些都是重慶陳莉(化名)
用錢鼓勵娃做事
如今孩子練琴也講價錢
孩子事事向錢看家長感覺很頭痛
掃地要1元錢,洗碗一次2元,幫忙拿快遞,一個收費5角……”這些都是重慶陳莉(化名)女士的孫子小立給家里大人擬好的幫忙條款價目表。
原本家里希望以金錢鼓勵孩子進步,沒想到適得其反。一想到孫子事事向錢看,陳莉就覺得頭疼。
啟用金錢教育
激發積極性
7歲的小立正上小學一年級。媽媽周妍透露,小立從小不打架惹事,但從上學前班開始,就不止一個老師反映小立做事缺乏積極性,顯得有些懶散。受老師的啟發,周妍決定采用金錢鼓勵法來激勵孩子。
從去年1月開始,周妍就和當時6歲的小立來了個約定:在家里完成一些任務就會給一定的獎勵,比如打掃衛生給1元,洗碗給2元。
一開始效果不錯,小立只要完成打掃衛生、洗碗、背單詞等任務,周妍就會按照約定給錢。短短一星期,小立就賺了30多元錢,也覺得很開心。看金錢教育法收到成效,一家人便堅持到了現在。
孩子連練琴都要“收費”
一家人發現小立的轉變,是從去年“雙十一”過后。一天中午,周妍在家做飯,想著還有快遞沒有取,就讓小立幫忙取快遞。小立問:“你要取幾個快遞?”得知有4個以后,他馬上表示取快遞可以,但一個收費5角。“取快遞也是幫你們工作啊,當然要給我獎勵了!”小立說得振振有詞。
當時周妍忙著做飯,匆忙答應了兒子的要求,但回想起來總覺得心頭不太舒服。周妍表示,以往也讓兒子幫忙取過快遞,孩子從來不討價還價。還有一次,周妍不知道寄來的是一袋米,小立“奉命”去取快遞,一個6歲的孩子硬是把10公斤米扛回家,一句怨言都沒有。而現在幾個巴掌大的快遞盒,兒子也開始“明碼標價”了。
更讓大人們擔憂的是,他們漸漸察覺小立完成任務,最看重的就是錢。以往屋子臟了,小立雖然犯懶,但還是會打掃干凈,現在不給錢就完全不動。一直在學的鋼琴,小立也練得越來越不認真了,還表示練習沒有動力,一首曲子要彈幾十遍,太累了。“這個太耗費勞動力了,你們得給我錢,不然我就不彈了。”問他要多少,小立回答:“20元。”周妍說,當時她就懵了。
專家:金錢只能起輔助作用
不少家庭都用金錢教育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有的家長贊成,覺得從小讓娃明白付出才有回報,自己掙的錢用的時候更加懂得愛惜;也有的家長反對,覺得長此以往,孩子越來越看重錢,反而忽視了任務。
對此,重慶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周小燕認為,首先,金錢在教育中只能起輔助作用,而且獎勵要適當;第二,在強調物質的同時,也要強調精神教育,讓孩子知道完成任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金錢;第三,獎勵發放,最好不要立即兌現,適當延期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也讓他知道進步并非單純為了獎勵。
(摘自《都市熱報》)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