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歌曲紅永興 歌唱幸福新生活
摘要: 通訊員 張 華最近,一首歌曲《永興幸福來》紅遍了正陽縣永興鎮。作為鎮歌,歌曲不但表達了永興人的幸福生活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而且唱出了永興的新風新貌。這首歌曲由該鎮
通訊員 張 華
最近,一首歌曲《永興幸福來》紅遍了正陽縣永興鎮。作為鎮歌,歌曲不但表達了永興人的幸福生活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而且唱出了永興的新風新貌。
這首歌曲由該鎮黨委書記管霞和班子成員集體創作,歌詞通俗易懂,曲調歡快,旋律優美,很接地氣,在當地廣泛傳唱,被譽為“咱老百姓的歌”。該鎮的一些干部、職工及手機發燒友還將這首歌設置為手機鈴聲。
“去年以來,我鎮堅持‘以文化人、成風育人、文化興鎮’發展戰略,積極探索農村文化建設新路子。”管霞說,“在加強陣地、設施、歌舞、戲曲、文藝等文化建設的同時,集體創作了《永興幸福來》,歌曲在全鎮傳唱。每天早會,全體干部、職工合唱《永興幸福來》鎮歌,唱出了大家的精氣神,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為建設大美永興提供了強大動力。”
“永興幸福來,趕上新時代,我們是永興人,胸中多豪邁……”該鎮文化站長余娜在主持慶元旦文藝會演時說,“每當唱起《永興幸福來》這首歌時,一種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首歌唱出了永興過去的發展與變化,唱出了未來的規劃與前景,我是永興人我驕傲。”媒體人“豫見李小憶”發文說,“如今永興街道環境衛生干凈了、村容村貌整潔了,道路寬闊平坦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質的提升。”
“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心為民謀發展。”正像歌中唱的,近年來,永興鎮黨委、鎮政府高瞻遠矚,統籌謀劃,以黨建為引領,在抓緊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圍繞基礎設施、衛生保潔、環境整治、綠化美化、文化生活等方面下功夫,著力打造生態宜居美好家園。
“我見證了永興鎮的一點一滴變化,原先的永興街只有一條小柏油路,后來修成了水泥路,現在主街道擴寬到33米,排水、照明及綠化設施一應俱全,每天兩次灑水、清潔,環境干凈整潔。”該鎮工作人員王合順說。
“在鄉村振興中,我們鎮積極整合項目資源,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鎮村村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廣播電視,有圖書室、有文化廣場、有村務公開欄。”該鎮分管人居環境衛生工作的負責人說。該鎮以農村“五亂”問題為重點,全面整治村莊亂堆、亂放、亂建,切實清除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集中進行改廁、改水、危房改造,實行“衛生托管”全天候保潔,大力開展“四美庭院”創建活動,形成了村村投入建設、組組清潔環境、家家美化家園的良好氛圍。
生活富裕了,環境優美了,人們的文明素質也進一步提升。該鎮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為載體,先后舉辦脫貧攻堅、慶元旦等文藝會演,舉行《永興幸福來》廣場舞大賽,先后表彰一大批“文明戶”“新鄉賢”“好婆婆”“好媳婦”“脫貧光榮戶”,打造各類主題文化墻,農村文明程度明顯提升。
近日,該鎮萬安村常年在外務工的王小偉回來差點沒找到家。他說:“沒想到這兩年家鄉的變化恁大,村莊變干凈了、變美了,水泥路都修到了家門口,文化廣場里健身的人很多,與大城市比一點也不差。”
“冬日暖陽寫大愛,科技興農天路廣,溝圩文化唱未來……我們是永興人,永興幸福來!”悠揚的歌聲唱響了永興大地,永興人昂首邁向新時代,享受幸福新生活。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